• [  shū yún  ]
  • ㄕㄨ ㄩㄣˊ
  • NNH FCU

书云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古代观察天象以占吉凶,并加以记录。语本《左传·僖公五年》:“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杨伯峻注:“云物,古有两义。《太平御览》八引《左传》旧注云:'云,五云也;物,风、气、日、月、星、辰也。'是分云、物为二。然《周礼·春官·保章氏》云:'以五云之事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郑众、郑玄皆谓云物即云色。五云之色者,青、白、赤、黑、黄五色也。杜注亦云:'云物,气色灾变也。'其义亦同两郑,是以云物为一。盖古礼,国君于二分二至及四立之日,必登台以望天象(或日旁云气之色),占其吉凶而书之。”

⒉  宋人诗文多以“书云”指冬至。

引证解释

⒈  杨伯峻 注:“云物,古有两义。

语本《左传·僖公五年》:“公既视朔,遂登观臺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
《太平御览》八引《左传》旧注云:‘云,五云也;物,风、气、日、月、星、辰也。’是分云、物为二。然《周礼·春官·保章氏》云:‘以五云之事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 郑众、郑玄 皆谓云物即云色。五云之色者,青、白、赤、黑、黄五色也。 杜 注亦云:‘云物,气色灾变也。’其义亦同两 郑,是以云物为一。盖古礼,国君於二分二至及四立之日,必登臺以望天象(或日旁云气之色),占其吉凶而书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占者,覘也。星辰飞伏,伺候乃见,登观书云,故曰占也。”

⒉  宋 人诗文多以“书云”指冬至。

宋 李曾伯 《雪夜不寐偶成》诗:“底事阳和尚未回,书云已久未逢梅。”
宋 洪迈 《容斋四笔·用书云之误》:“今人以冬至日为书云,至用之於表启中。虽前辈或不细考,然皆非也…… 汉明帝 永平 二年春正月辛未,宗祀 光武 毕,登 灵臺 观云物,尤为可证。”

书云(shu yun)同音词

  • 1、束缊[shù yùn ]

    1.亦作"束藴"。 2.捆扎乱麻为火把。 3.见"木缊请火"。

  • 2、束藴[shù yùn ]

    1.见"束缊"。

  • 3、梳云[shū yún ]

    1.梳头。

  • 4、疏韵[shū yùn ]

    1.淡雅的韵致。

  • 5、输运[shū yùn ]

    1.运输;输送。

书云词语接龙

  • 1、1.云深处。指高山之上﹐深山之中。
  • 2、1.见"云霭"。
  • 3、1.亦作"云蔼"。 2.云气﹐云雾。
  • 4、1.见"云庵"。
  • 5、1.指马。
  • 6、1.即云锣。打击乐器。
  • 7、1.指科考中高第者。
  • 8、1.古代兵阵法的一种。 2.鸩鸟的别名。
  • 9、1. 在颜色比较淡的或半透明的材料上的暗黑的或无光泽的条纹或斑点(如在大理石上)。
  • 10、1.报事之器。作传令或集众之用。 2.佛教法器名。铁铸云彩状之板。击以报时。
  • 11、1.亦作"云板"。 2.绘有云形图案的小板。古代用为车饰。 3.一种两端作云头形的铁质(或木质)响器。旧时官府﹑富贵人家和寺院用作报事﹑报时或集众的信号。
  • 12、1.犹天半。半空中。
  • 13、1.哺乳动物。四肢较短﹐尾较长。毛淡黄色﹐略带灰色。有云块状斑纹﹐因而得名。中国南方各省及四川﹑西藏﹑青海﹑台湾均产﹐东南亚亦有分布。毛皮柔软﹐花纹美观﹐可制衣物。也叫猫豹。
  • 14、1.指巍峨的宫殿。云﹐极言其高。 2.借指朝廷﹐天子。
  • 15、1.帝王的车驾。
  • 16、1.白云青天。 2.青绿色。 3.道家语。指炮制方药时所用的水。
  • 17、1.高耸入云的峭壁。
  • 18、1.即云头篦。
  • 19、1.变幻不停貌。
  • 20、1.云的顶端。比喻极高处。
  • 21、1.云外。 2.借指上天﹐上苍。 3.奏疏﹐表章。
  • 22、形容妇女柔美浓黑如乌云的美发:云鬓蓬松|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也指年轻貌美的女子:晚来风雨黯,肠断云鬓|堪惜翠眉环坐,云鬓分行。
  • 23、1.云状的波纹﹔水波。 2.飘荡不定的云气。 3.犹云泥。 4.道教所称的仙山。
  • 24、1.僧侣云游各地时所持的食器。

书云的相关查询

书云的意思解释、书云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