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uǐ mí  ]
  • ㄏㄨㄛˋ ㄇ一ˊ
  • FWYY OSSD

靃靡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草木细弱,随风披拂貌。

⒉  指草木茂密貌。

⒊  纷错的草木花卉。

⒋  喻衰世。

引证解释

⒈  草木细弱,随风披拂貌。

《楚辞·刘安<招隐士>》:“青莎杂树兮,薠草靃靡。”
王逸 注:“随风披敷。”
洪兴祖 补注:“靃靡,弱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果木扶疏,茂草靃靡。”
唐 顾况 《白鹭汀》诗:“靃靡汀草碧,淋森鷺毛白。”

⒉  指草木茂密貌。

唐玄宗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诗序:“时雨近霽,西郊靃靡而一色;炎云作峯,南山嵯峨而异势。”

⒊  纷错的草木花卉。

刘师培 《文说·宗骚》:“详记礼制,侈列物名,冠剑陆离,舆衞纷溶,云旗星盖,邃宇高堂,靃靡千名,鏤错万状……此则考名物者所当稽也。”

⒋  喻衰世。

南朝 宋 鲍照 《观漏赋》:“徒婴刃而知惧,岂潜机之能觉。惟生经之靃靡,亦悲长而懽促。”

靃靡(sui mi)同音词

  • 1、邃密[suì mì ]

    1.幽深。 2.高远宏大。 3.精细,精密。 4.谓精密研究。

  • 2、碎糜[suì mí ]

    1.犹粉碎。

  • 3、碎米[suì mǐ ]

    1.细碎的米。形容说话絮烦。 2.比喻雪花。

  • 4、碎密[suì mì ]

    1.烦琐苛细。

  • 5、滖灖[suī mǐ ]

    1.雪霜貌。

靃靡词语接龙

  • 1、1.耗尽。
  • 2、1.凋敝。
  • 3、1.无差错﹐无失误。
  • 4、1.犹不二。
  • 5、1.浪费﹐耗费过度。
  • 6、1.语本《论语.颜渊》﹕"草上之风﹐必偃。"意为风向哪边吹﹐草向哪边倒。
  • 7、1.顺从﹐归服。
  • 8、1.粉身碎骨。
  • 9、1.谓无止息。指辛勤于王事。 2.借指王事﹐公事。
  • 10、1.没有什么比之更贵重。
  • 11、1.无法度。《诗.小雅.小旻》﹕"民虽靡膴﹐或哲或谋。"郑玄笺﹕"膴﹐法也。"一说﹐谓不多。陆德明释文﹕"靡膴……《韩诗》作'靡腜'﹐犹无几何。"
  • 12、1.见"靡遑"。
  • 13、1.亦作"靡皇"。 2.不忙﹐来得及。 3.无暇﹐来不及。 4.谓不安宁。
  • 14、1.奢侈品。亦指非分享用的器物。
  • 15、1.赶不上﹔来不及。
  • 16、1.没有穷尽。
  • 17、1.磨琢坚硬之物。靡﹐通"磨"。比喻艰难之事。
  • 18、1.谓相角力。
  • 19、1.谓没有终极。 2.谓不能到达。
  • 20、1.旌旗披靡。本谓战车疾驱之状。借指疾驱之战车。
  • 21、1.谓不可抗衡。
  • 22、1.毁坏。
  • 23、1.流动泛滥。 2.浮靡失实。
  • 24、1.无休止地操劳。

靃靡的相关查询

靃靡的意思解释、靃靡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