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iǎo jí  ]
  • ㄑ一ㄠˇ ㄐ一ˊ
  • AGNN TFS

巧籍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假造或伪报户籍。

引证解释

⒈  假造或伪报户籍。

南朝 梁武帝 《祠南郊大赦诏》:“所讨逋叛,巧籍隐年,闇丁匿口,开恩百日,各令自首。”
南朝 梁 沉约 《论谱籍疏》:“既立此科,人姦互起,伪状巧籍;岁月滋广,以至於 齐。”

巧籍(qiao ji)同音词

  • 1、巧计[qiǎo jì ]

    1.巧妙的计策。

  • 2、悄寂[qiǎo jì ]

    1.寂静。

  • 3、峭急[qiào jí ]

    1.严厉急躁。

  • 4、趫疾[qiáo jí ]

    1.犹趫捷。

  • 5、侨寄[qiáo jì ]

    1.寄居。

  • 6、诮讥[qiào jī ]

    1.讽刺讥笑。

  • 7、敲击[qiāo jī ]

    1.敲打;击打。

  • 8、硗塉[qiāo jí ]

    1.见"硗瘠"。

  • 9、硗瘠[qiāo jí ]

    1.亦作"硗塉"。 2.(土地)瘠薄。

  • 10、硗脊[qiāo jǐ ]

    1.土地坚硬瘠薄。

巧籍词语接龙

  • 1、1.征集兵士。 2.在编的军士。
  • 2、1.没收罪犯所有的财产。
  • 3、1.于簿籍中除名。
  • 4、1.谓凭借琐碎之事蒙蔽国君﹐干预政事。
  • 5、1.谓官宦门第。地﹐通"第"。
  • 6、1.谓登记征用民夫。
  • 7、1.谓赋税。
  • 8、1.自坐草席上﹐表示准备受刑。
  • 9、1.犹抄家。
  • 10、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 11、1.用草席裹尸骨。
  • 12、1.众口喧腾貌。 2.声名盛大貌。 3.纵横交错貌;众多貌。
  • 13、1.谓登记姓名于簿册上。
  • 14、1.古代官府编定名册﹐限制官吏出入的门禁。
  • 15、1.谓担任官职。
  • 16、1.犹户口。
  • 17、1.犹践踏;摧残。
  • 18、1.谓天子亲耕籍田的仪式。
  • 19、1.征收田税。 2.收取籍田所种谷物。
  • 20、1.登记录用。
  • 21、1.籍没和强取。
  • 22、1.登记征用马匹。
  • 23、〈书〉登记并没收(家产)。
  • 24、1.列入名册。

巧籍的相关查询

巧籍的意思解释、巧籍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