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īnɡ ɡuī  ]
  • ㄑ一ㄥ ㄍㄨㄟ
  • IGE GMQ

清规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佛教中僧尼必须遵守的戒规。

monastic rules for Buddhists;

引证解释

⒈  谓供人遵循的规范。

《梁书·谢朏传》:“且文宗儒肆,互居其长;清规雅裁,兼擅其美。”
唐 杜甫 《偶题》诗:“后贤兼旧制,歷代各清规。”
宋 王禹偁 《乞赐终南山人种放孝赠表》:“少加粟帛之恩,俾谐丧葬之礼,上则成先皇之雅意,下则扬隐士之清规。”

⒉  指佛教或道教规定信徒应守的清规。始于 唐 代 百丈山 怀海 创立的“禅门清规”。

元 黄溍 《百丈山大智寿寺天下师表阁记》:“詔 开山 大訢 领其徒而以禪师所制清规为日用动作威仪之节。”
《水浒传》第四回:“长老道:‘既然出家,如何先破了酒戒,又乱了清规!’”
《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你两个做得好事!扰乱清规,不守仙范,那里是出家读书人的道理!”
《西湖民间故事·飞来峰》:“那时, 西湖 灵隐寺 里有个 济颠 和尚,他整天疯疯癫癫的,不守佛门清规。”

⒊  今亦泛指一般的规章制度(多含贬义)。

如:数不清的清规和戒律。

⒋  月。月满如规,光辉皎洁,故谓。

唐 卢照邻 《琴曲歌辞·明月引》:“澄清规於万里,照离思於千行。”
唐 李商隐 《赋得月照冰池》:“高低连素色,上下接清规。”
五代 齐己 《中秋月》诗:“空碧无云露溼衣,羣星光外涌清规。”

国语辞典

⒈  禅宗寺院或道观出家众所应遵守的戒律。

《儒林外史·第三十八回》:「这人留在禅林里,是必要坏了清规。」
《文明小史·第七回》:「小道今年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一向恪守清规,不敢乱走一步。」

⒉  泛指供人遵循的规范。

《梁书·卷十五·谢朏传》:「清规雅裁,兼擅其美。」
唐·杜甫〈偶题〉诗:「后贤兼旧制,历代各清规。」

清规(qing gui)同音词

  • 1、清闺[qīnɡ ɡuī ]

    1.清静的居室。 2.清静的闺房。

  • 2、清轨[qīnɡ ɡuǐ ]

    1.犹清道。古代帝王或大官出巡,要清扫道路,禁止行人,称为清轨。

  • 3、清贵[qīnɡ ɡuì ]

    1.清高可贵。 2.高贵显要。

  • 4、轻诡[qīnɡ ɡuǐ ]

    1.轻薄诡诈。

  • 5、青圭[qīnɡ ɡuī ]

    1.亦作"青珪"。 2.古代礼器。用青玉制成﹐上尖下方。

  • 6、青规[qīnɡ ɡuī ]

    1.指宫庭禁地或御前所铺蒲草之席﹐是进谏奏事的场所。 2.指典范的文章。青﹐通"清"。

  • 7、青闺[qīnɡ ɡuī ]

    1.涂饰青漆的闺房。形容其豪华精致。

  • 8、青珪[qīnɡ ɡuī ]

    1.见"青圭"。

  • 9、青鬼[qīnɡ ɡuǐ ]

    1.佛教语。青色的鬼。在地狱呵责罪人者。

  • 10、青桂[qīnɡ ɡuì ]

    1.桂树。桂树常绿﹐故称。 2.香料名。即青桂香。

清规词语接龙

  • 1、对某种政策、制度等所做的分章分条的规定:操作~。
  • 2、1.以正言劝诫。
  • 3、1.规划安排。
  • 4、1.筹划创建。
  • 5、1.规谏;讽谏。
  • 6、1.规划处理。
  • 7、①对某一事物做出关于方式、方法或数量、质量的决定:~产品的质量标准丨不得超过~的日期。 ②所规定的内容:关于职工退职、退休问题,中央已经有了~。
  • 8、1.规则法度。 2.规模形制。
  • 9、1.规摹效法。
  • 10、①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语音~丨道德~。 ②合乎规范:这个词的用法不~。 ③使合乎规范:用新的社会道德来~人们的行动。
  • 11、1.规划方略。
  • 12、仿1.见"规仿"。
  • 13、1.指按陈规所纳的费用贿赂。
  • 14、1.规劝讽谕。
  • 15、1.规谏辅弼。拂,通"弼"。
  • 16、1.仿效;依循。
  • 17、〈书〉恢复(机构、制度等);收复(失地):~约法丨~中原。
  • 18、1.常规惯例。
  • 19、1.亦作"规厉"。 2.以正言相砥砺。
  • 20、1.谓前来窥伺。
  • 21、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并且决定着事物必然向着某种趋向发展。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们能够通过实践认识它,利用它。也叫法则。
  • 22、1.规划;谋虑。
  • 23、1.规划谋略。
  • 24、1.圆规和车轮。比喻圆满无缺。

清规的相关查询

清规的意思解释、清规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