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ǐ jué  ]
  • ㄕˇ ㄐㄩㄝˊ
  • NOI SDU

屎橛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屎橛子”。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屎橛子”。比喻令人厌恶的事物或固执的人。

鲁迅 《华盖集·“碰壁”之余》:“﹝ 陈西滢 ﹞所以遇有不合自意的,便一气呵成屎橛,而世界上蛆虫也委实太多。”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九段:“老包头 是出名的屎橛子戆,碰上 大乱,官司便打不清了。”

屎橛(shi jue)同音词

  • 1、施爵[shī jué ]

    1.授予爵位。

  • 2、视觉[shì jué ]

    感受和辨别光的明暗、颜色等特性的感觉。眼睛是视觉的感受器官。引起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380~780纳米的可见光波,在这个范围内,波长不同引起不同的颜色感觉。

  • 3、筮决[shì jué ]

    1.以筮卜决定。

  • 4、尸厥[shī jué ]

    1.见"尸蹷"。

  • 5、尸蹷[shī jué ]

    1.亦作"尸厥"。 2.病名。症状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 6、食爵[shí jué ]

    1.谓按爵位高低供给。

  • 7、矢橛[shǐ jué ]

    1.犹屎块。

  • 8、世爵[shì jué ]

    1.世袭的爵位。

  • 9、噬攫[shì jué ]

    1.侵吞掠夺。

  • 10、释屩[shì juē ]

    1.见"释蹺"。

屎橛词语接龙

  • 1、短木桩。
  • 2、1.谓秃笔。
  • 3、1.有所恃而不可动摇貌。
  • 4、1.谓以宝物饰于马衔两端。
  • 5、1.见"橛头船"。
  • 6、1.亦作"橜痿"。 2.痿蹶;痿顿。
  • 7、1.木桩插入地面留下的孔穴。
  • 8、1.亦作"橜杙"。 2.木桩。
  • 9、头船1.尖头小船。
  • 10、株驹1.亦作"橛株驹"。 2.树桩。
  • 11、守成规拘守已有的规章制度。
  • 12、夬夬1.果决貌。 2.断绝貌。 3.强健貌。
  • 13、脚色1.犹履历。宋时入仕﹐必具乡贯﹑户头﹑三代名衔﹑家口﹑年齿﹑出身履历﹐若注授转官﹐则又加举主有无过犯﹐谓之"脚色"。 2.传统戏曲中演员的类别。 3.泛指演员。 4.泛指小说或影剧中的人物。 5.特指某种人物。有时亦含贬义。 6.犹本色﹐亦指真相或底蕴。
  • 14、脚色①戏曲的艺术化、规范化的人物类型。也是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通常与行当通用,或合称“脚色行当”。宋元时的戏曲已建成行当体制,如南戏有生、外、旦、贴、净、丑、末七色,元杂剧有末、旦、净三类。近代戏曲大多以生、旦、净、丑为基本类型,并各有分支,如生又分老生、小生、武生,旦又分正旦、花旦、武旦、老旦等。 ②泛指演员:他是剧中的重要脚色。又泛指精明能干的人:别看他不声不响,在车间里可算得上是个好脚色。
  • 15、角抵1.我国古代体育活动项目之一。起源于战国,其称始于秦汉。晋以后亦称"相扑"﹑"争交"。类似现代的摔跤。
  • 16、角抵亦称“角b129”、“b12ab129”。中国古代的角力活动。两人对抗,用拳“左攫右拿”。似今摔跤运动。源于黄帝时代,由军事搏斗演化而来。相传蚩尤部落七十二人,皆头上有角,以角抵人。汉代成为百戏中的内容,后演化成相扑、争交。
  • 17、角斗搏斗比赛:~场。
  • 18、角斗搏斗较量:角斗场。
  • 19、角力比赛力气。
  • 20、角力比赛力气、武艺。
  • 21、角色①戏剧或电影、电视中,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 ②比喻生活中某种类型的人物。
  • 22、角色①也称“脚色”。戏剧、电影名词。指剧中人物。 ②“社会角色”的简称。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位置上的行为模式。它规定一个人活动的特定范围和与人的地位相适应的权利义务与行为规范,是社会对一个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
  • 23、角逐①武力竞争:群雄~。 ②泛指竞争或竞赛:两队在绿茵场上展开激烈~。
  • 24、角逐以武力相竞争:群雄角逐。

屎橛的相关查询

屎橛的意思解释、屎橛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