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hōnɡ wú  ]
  • ㄓㄨㄥ ㄨˊ
  • K KGD

中吴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旧苏州府的别称。始见宋·龚明之《中吴纪闻》。旧镇江府的别称。

引证解释

⒈  旧 苏州 府的别称。始见 宋 龚明之 《中吴纪闻》。

明 唐顺之 《雁训》:“舍人擅 中吴 之逸韵,汎下里之烦吟。”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晋书三》:“宋 龚明之 作《中吴纪闻》,此特取《史记·项羽纪》‘ 籍 避仇 吴中 ’,倒其文耳,非别有一称。”

⒉  旧 镇江 府的别称。 润州 为 镇江府 的古称。

明 周祁 《名义考》:“润州,中吴 也。”

中吴(zhong wu)同音词

  • 1、踵武[zhǒnɡ wǔ ]

    跟着别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踵武前哲。

  • 2、中五[zhōnɡ wǔ ]

    1.指五行中的土运。旧时以五方配五行,中央属土,故称。

  • 3、中午[zhōnɡ wǔ ]

    1.白天十二点左右的时间。

  • 4、中忤[zhōnɡ wǔ ]

    1.犹言冒犯违忤。

  • 5、中武[zhōnɡ wǔ ]

    1.前后相间一足之地。

  • 6、钟巫[zhōnɡ wū ]

    1.神名。春秋时诸侯及大夫立以为祭主。《左传.隐公十一年》﹕"公(鲁隐公)之为公子也﹐与郑人战于狐壤﹐止焉。郑人囚诸尹氏﹐赂尹氏而祷于其主钟巫﹐遂与尹氏归而立其主。"焦循《春秋左传补疏.隐公十一年》﹕"盖巫能降神﹐神物凭之﹐即巫以为神﹐故即名其神钟巫。尹氏主之者﹐所谓家为巫史也。隐公祷而得归﹐遂亦信而立为祭主。"一说祭名。

  • 7、中务[zhōnɡ wù ]

    1.切中时务。

  • 8、忠武[zhōnɡ wǔ ]

    1.忠义勇猛。

  • 9、肿物[zhǒnɡ wù ]

    1.犹言赘瘤。喻多馀无用之物。

  • 10、种物[zhǒnɡ wù ]

    1.谓种于地中之物。

中吴词语接龙

  • 1、1.泛指吴地。服,王畿以外的地方。 2.吴地的服装。
  • 2、1.春秋吴国的干将剑。亦泛指宝剑。
  • 3、中国神话人物。月宫中的仙人。相传他因学仙有过被谪,令其砍伐月宫中的桂树,但此树随砍随合,总是砍不倒,他只得永远砍伐不止。
  • 4、1.兵器名。吴地所产,故称。亦泛指精良的戈。
  • 5、柬埔寨古都,世界著名文化遗址和游览胜地。9-15世纪是高棉王国都城。主要由吴哥城和吴哥寺组成。共有建筑六百余座,分布在45平方千米的森林中,有石造宫殿、佛寺和宝塔。
  • 6、1.吴地之歌。亦指江南民歌。
  • 7、1.吴人所作的羹。以味美着称。故常用指美味佳肴。
  • 8、1.汉吴汉﹑耿弇的并称。两人助汉光武帝中兴。后以指良臣﹑良将。
  • 9、1.汉上蔡人。文帝时,为河南守,曾荐贾谊为博士。《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乃征为廷尉。"司马贞索隐:"吴,姓也。史失名,故称公。"后因以指政绩突出者。 2.即蜈蚣。
  • 10、1.指春秋吴王的宫殿。 2.指三国吴主的宫殿。
  • 11、1.亦作"吴钩"。 2.钩,兵器,形似剑而曲。春秋吴人善铸钩,故称。后也泛指利剑。
  • 12、1.吴地的关隘。指春秋吴国之地。 2.吴地的关隘。指三国吴之故地。
  • 13、1.泰山的峰名。
  • 14、1.指春秋吴王夫差所筑的馆娃宫。遗址在今江苏吴县灵岩山。
  • 15、1.春秋吴公子光,后为国君,即阖庐。
  • 16、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字叔,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贫苦农民出身。公元前209年与陈胜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东南)发动起义。张楚政权建立后,任假王,率军西征,围攻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后被部将假借陈胜命令杀害。
  • 17、史学家。浙江义乌人。毕业于清华大学。专攻明史,先后在西南联大、清华大学等校任教。194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积极从事民主运动。建国后,任北京市副市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全国政协常委。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所写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和杂文《三家村札记》等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错误的批判,后被捕入狱,含冤逝世。1978年后被平反昭雪。著有《朱元璋传》、《读史札记》等。
  • 18、鸿1.春秋时吴人。其父杀之,以其血涂金,铸成钩,进献吴王。故亦以为钩名。钩,形似剑而曲。后泛指宝剑或利器。
  • 19、1.指唐吴道子所画的佛像。
  • 20、1.传说中的人名。即祝融。一说祝融之弟,帝喾之火正,相传死后为火神。
  • 21、1.秦汉会稽郡治在吴县,郡县连称为吴会。 2.东汉分会稽郡为吴会稽二郡,并称吴会。后亦泛称此两郡故地为吴会。
  • 22、1.吴地的美女。
  • 23、金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彦高,号东山,建州(今福建建瓯)人。北宋末出使金,被留,任金翰林待制,知深州。为金初词坛领袖,与蔡松年齐名,时称“吴蔡体”。从岳父米芾,工于书画。有《东山集》、《东山乐府》。
  • 24、1.吴地所产之铠甲。

中吴的相关查询

中吴的意思解释、中吴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