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hú yì  ]
  • ㄓㄨˊ 一ˋ
  • GEP UWC

逐疫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古时腊月禳祭,驱逐疫鬼。

引证解释

⒈  古时腊月禳祭,驱逐疫鬼。

《后汉书·礼仪志中》:“先腊一日,大儺,谓之逐疫。”
刘昭 注引《汉旧仪》:“顓頊氏 有三子,生而亡去为疫鬼。一居 江水,是为虎(虐鬼);一居 若水,是为罔两蜮鬼;一居人宫室区隅(沤庾),善惊人小儿。”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二:“今岁暮大儺,谓之逐疫是也。”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非无鬼》:“自四郊迎气,以至大儺逐疫,善恶皆明鬼也。”

逐疫(zhu yi)同音词

  • 1、助益[zhù yì ]

    1. 补益;增益;好处。如:大有助益。如:助益非浅。

  • 2、助翊[zhù yì ]

    1.辅佐,帮助。

  • 3、纻衣[zhù yī ]

    1.苎麻所织之衣。《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产献纻衣焉。"杜预注:"吴地贵缟,郑地贵纻,故各献己所贵,示损己而不为彼货利。"后用为友朋交谊之典。

  • 4、诛夷[zhū yí ]

    1.亦作"诛"。 2.杀戮﹐诛杀。

  • 5、诛刈[zhū yì ]

    1.杀戮。

  • 6、诛意[zhū yì ]

    1.犹诛心。

  • 7、诸宜[zhū yí ]

    1.各项事宜。

  • 8、猪胰[zhū yí ]

    1.猪胰脏制的熟食。 2.指猪胰脏煮的汁水。

  • 9、主一[zhǔ yī ]

    1.专一;专心。

  • 10、主衣[zhǔ yī ]

    1.古官名。即尚衣。执掌帝王服玩等事。

逐疫词语接龙

  • 1、1.泛指流行性的传染病。
  • 2、1.散布瘟疫的鬼神。古代迷信﹐以为瘟疫有鬼神在主宰。
  • 3、1.疫病。 2.疫病流行。
  • 4、1.疫病。
  • 5、1.瘟疫。
  • 6、1.中医学病症名。指传染性强而症情严重的痢疾。主要症状为:发热﹑呕吐﹑下痢脓血﹐日夜无度﹐腹痛﹐里急后重。
  • 7、把病毒、立克次体或螺旋体经人工方法制成的预防制品。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麻疹疫苗、小儿麻痹症糖丸疫苗等。用以防止相应的疾病。
  • 8、1.疫病。
  • 9、1.疫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
  • 10、1.传染源数目较多﹑各疫源地交叉重叠形成的较大的疾病传染地区。
  • 11、1.犹疫鬼。
  • 12、1.疫病。
  • 13、源地1.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可能散播到的地区。其范围大小和疾病的传播途径有关。如飞沫传播的疾病只限于传染源周围飞沫所能达到的范围﹐而病媒昆虫传播的疾病应包括它们的活动所能到达的地区。同一疾病疫源地的大小可因传染源活动情况而不同﹐如带伤寒菌的饮食从业人员其疫源地就较大。
  • 14、叆叆1.云盛貌。 2.引申为浓盛貌。 3.树木茂盛貌。
  • 15、叆靅1.昏暗貌。
  • 16、叆霼1.犹依稀﹐不明貌。
  • 17、賹化1.战国后期齐国所铸的一种环钱。大约在襄王击退燕军复国后开始铸造。以"賹"名钱,示钱之贵重。化,通"货"。继賹化后,齐国还铸賹四化﹑賹六化钱。
  • 18、譺譺1.语言迟钝舒缓貌。
  • 19、拸画1.不拘法度。一说不饰容貌。
  • 20、訑訑1.洋洋自得貌﹐沾沾自喜貌。
  • 21、訑谩1.欺诈。
  • 22、訑尿1.遗尿。訑﹐同"遗"。
  • 23、訑言1.夸大不实之言。
  • 24、昳晡1.傍晚。

逐疫的相关查询

逐疫的意思解释、逐疫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