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ā kē  ]
  • ㄕㄚ ㄎㄜ
  • DI JSD

砂颗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砂粒。

引证解释

⒈  砂粒。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古铜器》:“古器款必细如髮,而匀整分晓,无纤毫模糊。识文笔画,宛如仰瓦,而不深峻,大小深浅如一,亦明浄分晓,絶无纤毫模糊。此盖用铜之精者,并无砂颗,一也。良工精妙,二也。不吝工夫,非一朝夕所为;三也。”

砂颗(sha ke)同音词

  • 1、沙堁[shā kè ]

    1.尘沙。

砂颗词语接龙

  • 1、1.亦作"颗冻"。 2.药草名。即款冬。
  • 2、1.见"颗涷"。
  • 3、①小而圆的东西:珍珠的~大小不一 ㄧ这个玉米棒子上有多少~? ②(粮食)一颗一粒:~无收ㄧ精收细打,~归仓。
  • 4、1.谓安详稳重。颗,用同"款"。
  • 5、1.一种未经炼制的粗盐。俗称粒盐。与末盐﹑散盐相对。
  • 6、1.方言。小米。
  • 7、粒肥料1.颗粒状的肥料。用过磷酸钙或硝酸铵等化学肥料制成;或用有机肥料和过磷酸钙混合制成。简称粒肥。
  • 8、粒无存颗粒:一颗一粒。指粮食没有收成。
  • 9、粒无收收:收成。连一粒米也没收获到。多指因灾祸造成绝收。
  • 10、毼鸡1.即鹖鸡。毼﹐通"鹖"。鸟名。似雉﹐善斗。
  • 11、蚵蚾1.动物名。蟾蜍类。明刘基《郁离子.鲁般》:"蟾蜍游于泱瀼之泽,蚵蚾以其族见,喜其类已也,欲与俱入月。"一说,蟾蜍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四.蟾蜍》。 2.?虫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虫》。
  • 12、磆碌1.犹咕噜。带不满情绪的小声说话。 2.滚动。
  • 13、勀剥1.苛刻。勀,同"克"。
  • 14、勀己1.克制自己。勀,同"克"。
  • 15、客邦1.指外国。
  • 16、客帮1. 过去对从外地成伙来本地做生意的商贩的称谓。
  • 17、客边1.犹客中。 2.犹言客人或外地人。
  • 18、客窆1.葬埋于他乡。
  • 19、客殡1.殡殓于外地。
  • 20、客鬓1.旅人的鬓发。
  • 21、客兵1.由外地流寓于本地的人组成的军队。 2.由外地调来的军队。 3.指战争中从外地来主动进攻的一方。
  • 22、客舱船或飞机中用于载运旅客的舱。
  • 23、客曹1.官名。汉成帝时始置,主管外国朝聘事务。光武帝时亦曾设置,主管护驾朝贺等事。后又分为南主客曹﹑北主客曹。至晋分南北左右四主客。唐宋时,隶属礼部,负责聘使﹑宴设﹑赐予等事。
  • 24、客槎1.指升天所乘之槎。用晋张华《博物志》有人乘筏游天河遇牛女事。

砂颗的相关查询

砂颗的意思解释、砂颗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