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ú fú  ]
  • ㄆㄨˊ ㄈㄨˊ
  • AIS WDY

蒲伏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犹匍匐。伏地而行。

引证解释

⒈  犹匍匐。伏地而行。

《左传·昭公十三年》:“怀锦奉壶饮冰,以蒲伏焉。”
明 吾丘瑞 《运甓记·弃官就辟》:“咫尺龙门,蒲伏侯门。”
吴魂 《中国尊君之谬想》:“蒲伏屈膝于其马前,凛凛然求博主人之欢心。”

国语辞典

⒈  爬行。也作「匍匐」。

《文选·枚乘·七发》:「鱼鳖失势,颠倒偃侧,沋沋湲湲,蒲伏连延。」

匍匐 膝行

蒲伏(pu fu)同音词

  • 1、扑复[pū fù ]

    1.扑击。

  • 2、普覆[pǔ fù ]

    1.普遍覆盖,包容。 2.谓普施恩惠。 3.指天。

  • 3、铺夫[pū fū ]

    1.驿站的夫役。

  • 4、铺敷[pū fū ]

    1.犹铺敦。

  • 5、匍伏[pú fú ]

    1.跪伏;趴伏。

  • 6、蒲服[pú fú ]

    1.犹蒲伏。伏地膝行。

  • 7、仆夫[pú fū ]

    1.驾驭车马之人。 2.泛指供役使的人,犹言仆人。 3.管马之官。

  • 8、仆妇[pú fù ]

    1.年龄较大的女仆。

  • 9、朴父[pǔ fù ]

    1.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 10、溥浮[pǔ fú ]

    1.江猪。

蒲伏词语接龙

  • 1、1.谓埋伏武士或军队。
  • 2、1.以剑自刎。
  • 3、1.犹言殉节。指为维护某种事物或追求理想而死。
  • 4、1.下棋时失败的一方表示服输。
  • 5、1.埋伏的军队。
  • 6、1.暗藏的仇敌。
  • 7、1.亦作"伏臈"。 2.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农历十二月。 3.指伏祭和腊祭之日,或泛指节日。 4.借指生活或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
  • 8、1.见"伏腊"。
  • 9、1.自认年老精力衰退。 2.旧传蝙蝠老后化为魁蛤,名伏老。
  • 10、1.犹言陪礼。
  • 11、1.见"伏枥"。
  • 12、1.尚未开发的物资﹑财源。
  • 13、1.亦作"伏历"。 2.马伏在槽上。指受人驯养。 3.喻指养育。 4.指蓄养在厩中的马匹。 5.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后用为壮志未酬,蛰居待时的典故。
  • 14、1.唐户部侍郎萧炅曾将"伏腊"误读为"伏猎"。后因以"伏猎"为大臣不学无文之典实。 2.见"伏猎侍郎"。
  • 15、1.亦作"伏苓"。即茯苓。菌类植物名。寄生于山林松根,状如块球。中医用以入药。 2.彗星的一种。
  • 16、1.见"伏灵"。
  • 17、1.潜藏在地下的水流,地下河流。 2.指水在地下流动。 3.比喻暗中流布。
  • 18、1.潜伏着的龙。比喻隐居待时的贤者。 2.指灶神。 3.阴阳家的禁忌日之一。
  • 19、1.暗道,隐秘的通路。
  • 20、1.三国魏邓艾的别号。
  • 21、1.沦落。
  • 22、1.埋伏。
  • 23、1.指文章中前后照应的线索。 2.中医学名词。脉象之一。其脉搏隐伏,重按推筋着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常见于邪闭﹑厥证及剧痛。
  • 24、1.《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莽,丛生的草木。后以"伏莽"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亦指潜藏的寇盗。

蒲伏的相关查询

蒲伏的意思解释、蒲伏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