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ū pán  ]
  • ㄑㄨ ㄆㄢˊ
  • NBM JTO

屈蟠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盘曲。

引证解释

⒈  盘曲。

贾思勰 《齐民要术·桃》引 汉 卫宏 《汉旧仪》:“东诲 之内 度朔山 上有桃屈蟠三千里。”
唐 杜甫 《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诗:“惆悵老大藤,沉吟屈蟠树。”
宋 陆游 《寄酬曾学士》诗:“小印红屈蟠,两端黄蜡涂。”
清 陈田 《明诗纪事辛籤·孙承宗》:“作为文章,伸纸属笔,蛟龙屈蟠,江河竞注。”

国语辞典

⒈  枝干弯曲蟠绕。唐·杜甫〈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士室诗〉二首之一:「惆怅老大藤,沉吟屈蟠树。」宋·欧阳修〈吴学士石屏歌〉:「空林无人鸟声乐,古木参天枝屈蟠。」也作「屈盘」。

屈蟠(qu pan)同音词

  • 1、屈盘[qū pán ]

    1.曲折盘绕。

  • 2、区判[qū pàn ]

    1.区分判别。

  • 3、区畔[qū pàn ]

    1.界限。

  • 4、衢盘[qú pán ]

    1.旧式提花织机上调整经线开口位置的部件。

  • 5、趋攀[qū pān ]

    1.趋奉﹑攀附。

  • 6、曲盘[qǔ pán ]

    1.曲折迂回。

屈蟠词语接龙

  • 1、1.纠结交错;回环旋绕。 2.勾结。
  • 2、1.遍及。语本《管子.内业》:"一言之解﹐上察于天﹐下极于地﹐蟠满九州。"
  • 3、1.见"蟠天际地"。
  • 4、1.盘曲纠结。 2.互相勾结。 3.犹聚集。 4.郁积;郁结。
  • 5、1.盘踞;占据。
  • 6、1.盘踞﹐占据。 2.盘曲蹲踞。 3.指盘结。
  • 7、1.盘屈作攫拿状。
  • 8、1.指盘曲的夔龙形装饰。
  • 9、1.蟠踞联结。
  • 10、1.盘曲缠绕。
  • 11、1.盘伏的龙。 2.回环的龙形。 3.发髻名。
  • 12、1.盘曲缠绕。
  • 13、1.遍及;充满。
  • 14、1.指盘曲而难以为器的树木。 2.传说中的山名。一说﹐即扶桑。
  • 15、1.亦作"蟠挐"。 2.屈曲作攫拿状。亦比喻曲附牵连。
  • 16、1.见"蟠拏"。
  • 17、1.谓龙蟠曲于泥。指兴起之前的周室。语出汉扬雄《法言.问神》:"龙蟠于泥﹐蚖其肆矣。"李轨注:"圣道未彰,群愚玩矣;龙蟠未升,蚖其肆矣。"
  • 18、1.缭绕萦回貌。 2.盘曲貌。
  • 19、1.喻指隐居。
  • 20、1.见"蟠虬"。
  • 21、1.盘旋屈曲;回环曲折。 2.抑郁纠结。
  • 22、1.盘旋屈曲;回环曲折。 2.抑郁纠结。
  • 23、1.环绕;围绕。
  • 24、1.亦作"蟠蛇"。 2.盘曲的蛇。

屈蟠的相关查询

屈蟠的意思解释、屈蟠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