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ínɡ línɡ  ]
  • ㄌ一ㄥˊ ㄌ一ㄥˊ
  • IWYC IWYC
  • AA式

泠泠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形容清凉;冷清。

白露泠泠。

cool; chilly;

⒉  本指流水声。借指清幽的声音。

(of voice) clear;

引证解释

⒈  清凉貌;泠清貌。

《文选·宋玉<风赋>》:“清清泠泠,愈病析酲。”
李善 注:“清清泠泠,清凉之貌也。”
汉 徐干 《情诗》:“高殿鬱崇崇,广厦凄泠泠。”

⒉  清白、洁白貌。

《楚辞·东方朔<七谏·怨世>》:“清泠泠而歼灭兮,溷湛湛而日多。”
王逸 注:“清泠泠,以喻洁白。”
汉 刘向 《新序·节士》:“吾独闻之,新浴者必振衣,新沐者必弹冠,又恶能以其泠泠更事之嘿嘿者哉!”

⒊  形容声音清越、悠扬。

晋 陆机 《招隐诗》之二:“山溜何泠泠,飞泉漱鸣玉。”
宋 朱熹 《次秀野韵题卧龙庵》:“更把枯桐写奇趣,鵾絃寒夜独泠泠。”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主人蓄养的白鸽成群地在云霄里盘旋,时而随着散开一片泠泠的鸽哨响,异常嘹亮悦耳。”

国语辞典

⒈  状声词。形容清脆激越的声音。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注》:「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文选·陆机·文赋》:「文徽徽以溢目,音泠泠而盈耳。」

⒉  清凉。

《文选·宋玉·风赋》:「清清泠泠,愈病析酲。」

⒊  言谈清逸脱俗。

《醒世恒言·卷四·灌园叟晚逢仙女》:「举目看十八姨,体态飘逸,言词泠泠有林下风气。」

法语翻译

kalt

泠泠(ling ling)同音词

  • 1、令令[lìnɡ lìnɡ ]

    1.象声词。《诗.齐风.卢令》:"卢令令,其人美且仁。"毛传:"卢,田犬。令令,缨环声。"一说"令"通"獜","令令"为健壮貌。《说文.犬部》引此诗作"卢獜獜",云:"獜,健也。"段玉裁注:"《广韵》引'犬健也'……许盖取三家诗也。"

  • 2、凌凌[línɡ línɡ ]

    1.寒冷的样子。

  • 3、陵令[línɡ lìnɡ ]

    1.守护天子陵墓的长官。

  • 4、崚崚[línɡ línɡ ]

    1.重叠貌;突兀貌。 2.形容人品刚正不屈。 3.形容人体瘦削。

  • 5、零铃[línɡ línɡ ]

    1.词牌名。即《雨淋铃》。

  • 6、零陵[línɡ línɡ ]

    1.古地名。在今湖南宁远东南。相传舜帝葬于此。

  • 7、零零[línɡ línɡ ]

    1.滴落。 2.象声词。形容声音轻细圆润。

  • 8、伶伶[línɡ línɡ ]

    1.清凉貌。

  • 9、昤昤[línɡ línɡ ]

    1.光影貌。

  • 10、玲玲[línɡ línɡ ]

    1.玉碰击的声音。 2.泛指清越的声音。亦作""。明洁貌。

泠泠词语接龙

  • 1、1.清澈的水波。
  • 2、1.小风;和风。
  • 3、1.清凉,凉爽。
  • 4、①清凉、冷清的样子:清清泠泠|高殿郁崇崇,广厦凄泠泠。 ②形容声音清脆、悠扬:音泠泠而盈耳|山溜何泠泠,飞泉漱鸣玉。
  • 5、1.见"泠沦氏"。
  • 6、1.冷清,不热闹。
  • 7、1.谓毛零落。泠,通"零"。
  • 8、1.轻妙貌。 2.寒凉貌;清凉貌。 3.形容清越激扬的声音。
  • 9、1.伶人。古代乐人。
  • 10、1.听从放任。 2.沙汰,淘汰。
  • 11、1.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
  • 12、沦氏1.传说为黄帝时的乐官。古以为乐律的创始者。见《汉书.古今人表》。又《律历志上》作"泠纶"。参见"伶伦"。
  • 13、凌霄①凌云:飞塔凌霄起|大丈夫有凌霄盖世之志。 ②又称“紫葳”。紫葳科。落叶木质藤本。羽状复叶。夏秋开花,漏斗形,橙红色。原产中国长江流域等地。庭园中常有栽培,攀援于棚架等供观赏。花可入药。
  • 14、凌晓1.拂晓。
  • 15、凌胁1.欺压威胁。
  • 16、凌虚1.升于空际。
  • 17、凌雪1.冰雪。
  • 18、凌汛冰凌河道上水位猛涨的现象。多因上游冰雪先融,下游河道尚未解冻,冰凌壅塞形成冰坝壅水而引起。
  • 19、凌压1.压迫;欺压。
  • 20、凌烟1.见"凌烟"。
  • 21、凌掩1.谓贬低掩盖别人的成绩或长处。
  • 22、凌眼1.严冬河水冰封后冰层特别薄的地方。
  • 23、凌夷也作“陵夷”。衰败;衰退:国势凌夷,不可复振。
  • 24、凌阴1.藏冰的地窖。

泠泠的相关查询

泠泠的意思解释、泠泠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