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ánɡ zōu  ]
  • ㄌ一ㄤˊ ㄗㄡ
  • IVW QVB

梁邹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梁驺”。

⒉  古代天子狩猎之地。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梁騶”。古代天子狩猎之地。

《文选·班固<东都赋>》:“外则因原野以作苑,填流泉而为沼,发苹藻以潜鱼,丰圃草以毓兽,制同乎梁邹,谊合乎灵囿。”
李善 注:“《鲁诗》传曰:‘古有梁邹。梁邹者,天子之田也。’”
《后汉书·班固传下》作“梁騶”。 晋 左思 《魏都赋》:“备法驾,理秋御,显文武之壮观,迈梁騶之所著。”

梁邹(liang zou)同音词

  • 1、梁驺[liánɡ zōu ]

    1.见"梁邹"。

梁邹词语接龙

  • 1、1.谓邹衍谈天。
  • 2、1.小语声。 2.凶狠貌。
  • 3、1.《春秋邹氏传》和《夹氏传》的并称。
  • 4、1.指战国齐人邹衍。
  • 5、1.邹国﹑鲁国的并称。《庄子.天地》:"其在《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邹,孟子故乡;鲁,孔子故乡。后因以"邹鲁"指文化昌盛之地,礼义之邦。 2.借指孔孟。
  • 6、1.相传战国齐人邹衍精于音律,吹律能使地暖而禾黍滋生。《列子.汤问》:"微矣子之弹也!虽师旷之清角,邹衍之吹律,亡以加之。"张湛注:"北方有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邹子吹律暖之,而禾黍滋也。"后因以"邹律"喻带来温暖与生机的事物。
  • 7、1.汉邹阳和司马相如的并称。南朝齐谢朓《拟宋玉<风赋>》:"邹马之宾咸至,申穆之体已酬。"后作为著名文士的通称。
  • 8、1.汉邹阳﹑枚乘的并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睢水》:"梁王与邹﹑枚﹑司马相如之徒极游于其上。"两人皆以才辩著名当时。后因以"邹枚"借指富于才辩之士。
  • 9、1.孟子为邹人,故称。
  • 10、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四川巴县(今属重庆市)人。1902年留学日本,参加反清活动。次年回国,在上海写成《革命军》,宣传革命,号召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苏报案发生后,被判刑。后病死狱中,年仅二十岁。有《邹容文集》。
  • 11、1.指邹衍。
  • 12、1.西汉邹阳为梁孝王门客时,被谗下狱,于狱中上梁王书申冤,因而获释。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后因以"邹书"为上书鸣冤的典故。
  • 13、1.形容容貌难看。 2.犹言过分。
  • 14、1.见"邹衍谈天"。
  • 15、1.见"邹衍谈天"。
  • 16、1.复姓。
  • 17、1.犹驺虞。邹,通"驺"。(1)兽名。宋罗泌《路史.馀论五.邹虞续》:"自《书大传》言散宜生等之于陵氏取怪兽白虎以献纣,尾倍其身;《大宗伯》以白琥祷礼西方,而孙炎以为白虎,西方之义兽,白质黑文,一曰邹虞。"(2)乐名。宋罗泌《路史.馀论五.邹虞续》:"《古琴操》云:'《邹虞》者,邵国女之所作也。古者役不逾时,不失嘉会,邵国之大夫久于行役,故作是诗也。'"(3)古代为帝王掌鸟兽的官。宋罗泌《路史.馀论五.邹虞续》:"邹者,天子之囿;虞者,掌囿之官……故《诗》韩鲁说邹虞为天子掌鸟兽之官。"
  • 18、1.指战国齐人邹衍。
  • 19、城市在山东省西南部、京沪铁路线上。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1992年设市。人口108万(1995年)。有煤等矿产。名胜古迹有峄山、孟庙、孟林、孟府、邾国故城遗址和钢山、铁山的北朝石刻。
  • 20、氏律1.同"邹律"。
  • 21、韬奋新闻记者,出版家。原名恩润,江西余江人。192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曾主编《生活周刊》。先后创办生活书店、《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抗战》三日刊。抗日战争爆发前后担任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和全国各界救亡联合会执行委员。曾与沈钧儒等六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史称“七君子事件”。病逝后被中共中央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有《韬奋全集》。
  • 22、子律1.同"邹律"。
  • 23、鲁遗风孔子是鲁人,孟子是邹人,故以“邹鲁遗风”指孔孟遗留下来的儒家风气。
  • 24、衍谈天比喻善辩。邹,通“驺”。

梁邹的相关查询

梁邹的意思解释、梁邹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