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ì nì  ]
  • ㄆ一ˋ ㄋ一ˋ
  • NKUH AAD

辟匿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指偏远闭塞。

引证解释

⒈  指偏远闭塞。

《史记·秦本纪》:“内史廖 曰:‘ 戎王 处辟匿,未闻中国之声。’”
汉 王充 《论衡·超奇》:“古昔之远,四方辟匿,文墨之士,难得纪录。”

⒉  躲避,藏匿。

《史记·韩信卢绾列传》:“高祖 为布衣时,有吏事辟匿, 卢綰 常随出入上下。”
张汉 《鄂城纪事诗》:“不料贼兵渡 湖,博军门 闻信先行逃走, 湖 勇亦辟匿,贼至 岳州,毫无阻碍,长驱而进。”

国语辞典

⒈  荒远隐僻。

《史记·卷五·秦本纪》:「戎王处辟匿,未闻中国之声,君试遗其女乐,以夺其志。」

辟匿(pi ni)同音词

  • 1、辟倪[pì ní ]

    1.旁视﹐侧目窥察。

  • 2、辟睨[pì nì ]

    1.见"辟倪"。

  • 3、僻倪[pì ní ]

    1.城上女墙,有箭孔,可望城外远处,称为"僻倪"。

  • 4、毗尼[pí ní ]

    1.佛教语。梵语vinaya的译音。又译作"毗奈耶"。意为律。

  • 5、陴倪[pí ní ]

    1.城上女墙。

  • 6、埤堄[pí nì ]

    1.亦作"埤"。 2.城上呈凹凸形而有射孔的矮墙。 3.泛指城墙﹑围墙。

  • 7、圮溺[pǐ nì ]

    1.淹毁。

  • 8、睥睨[pì nì ]

    1.斜视。有厌恶﹑傲慢等意。 2.窥视;侦伺。 3.监视。 4.城墙上锯齿形的短墙;女墙。 5.古代皇帝的一种仪仗。

辟匿词语接龙

  • 1、1.暗淡。
  • 2、1. 隐匿不报或少报。如:匿报公司利润。
  • 3、1.隐避,躲避。
  • 4、1.隐藏。
  • 5、隐匿逃窜:夜有盗持兵劫其家,人皆匿窜。
  • 6、1.隐瞒欺诈。
  • 7、1.掩盖真相或实情。
  • 8、1.隐藏,潜伏。
  • 9、1.隐藏其光华。比喻才德不外露。 2.谓有隐身术,在光天化日之下能使人看不见。
  • 10、1.隐瞒不报的户籍。
  • 11、1.隐瞒。
  • 12、1.亦作"匿迹"。 2.隐藏起来,不露形迹。
  • 13、1.暗穴,隧道。空,通"孔"。
  • 14、1.暗中控告。
  • 15、1.隐瞒实情。
  • 16、1.暗中收留。
  • 17、不写姓名或隐瞒真实的姓名:匿名信|匿名帖。
  • 18、1.隐藏其谋略。
  • 19、1.隐瞒年龄。
  • 20、1.隐瞒真情。
  • 21、1.旧时官员祖父母﹑父母死,不呈报,不服丧,对外隐瞒或另择时日,谓之匿丧。
  • 22、1.隐瞒才能。
  • 23、1.犹隐瞒。 2.潜逃。
  • 24、1.谓额上之骨隆起,隐于发内。

辟匿的相关查询

辟匿的意思解释、辟匿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