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ái mào  ]
  • ㄘㄞˊ ㄇㄠˋ
  • FAY MHJ

裁帽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宋代公卿大吏至六曹郎中等官员所戴之帽。为席帽前檐加全幅黑纱并仅围为其半而成。

引证解释

⒈  宋 代公卿大吏至六曹郎中等官员所戴之帽。为席帽前檐加全幅黑纱并仅围为其半而成。 《宋史·舆服志五》:“重戴。

唐 士人多尚之,盖古大裁帽之遗制,本野夫巖叟之服。以皂罗为之,方而垂簷,紫里,两紫丝组为缨,垂而结之頷下。”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三:“五代 始命御史服裁帽。本朝 淳化 初,又命公卿皆服之……今席帽、裁帽分成为两等,中丞至御史,与六曹郎中,则於席帽前加全幅皁纱,仅围其半为裁帽;非臺官及自郎中而上,与员外而下,则无有为席帽。”

裁帽(cai mao)同音词

  • 1、财贸[cái mào ]

    1.财政﹑贸易的并称。

  • 2、采旄[cǎi máo ]

    1.指用旄牛尾装饰的彩旗。

  • 3、采芼[cǎi mào ]

    1.择取;选拔。语本《诗.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窃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旧解《关雎》篇乃颂"后妃之德"。后因以"采芼"称颂后妃内治之美。

  • 4、才皃[cái mào ]

    1.见"才貌"。

  • 5、才貌[cái mào ]

    1.亦作"才皃"。 2.才能和容貌。

裁帽词语接龙

  • 1、1.宋代士大夫的一种服装。
  • 2、1.帽子伸出的前檐,形如舌状,可用来遮挡日光。
  • 3、1.加于帽外的衣饰。
  • 4、1.放帽的器具。多为瓷制,中空,圆柱形。
  • 5、1.见"帽檐"。
  • 6、1.缀在帽前装饰用的翡翠珠玉等物。
  • 7、1.戴在头上保暖﹑防雨﹑遮日光或装饰的用品。 2.指罩或套在器物上方,形状与用途似帽子的东西。 3.指文章开头的引子﹑套语。 4.指所加的罪名或坏名义。
  • 8、1.盈满貌。《淮南子.修务训》:"且夫身正性善,发愤而成仁,帽凭而为义。"高诱注:"帽凭,盈满积思之貌。"一说慷慨貌。
  • 9、1.见"帽裙"。
  • 10、1.亦作"帽帬"。亦作"帽裠"。 2.古代帽沿上下垂的绢帛,用以遮挡风尘。
  • 11、1.见"帽裙"。
  • 12、1. 系于颏的下方或前方的带子。
  • 13、1.即铆钉。因其头形如帽,故名。
  • 14、1.帽的顶端。 2.帽子顶上所缀的结子或珠宝。
  • 15、1.即风帽。
  • 16、1.安在制服帽前正中的徽章。 2.缀在帽上的珠宝类饰物。
  • 17、1.安在帽子前面正中的徽章。
  • 18、1.置于几案上,可照出人头面的镜子。
  • 19、1.没有帽檐帽舌的硬壳帽子,帽顶上一般缀有硬疙瘩。
  • 20、1.盛放帽子用的箱形器物。可防止帽子变形。体积较大。
  • 21、子头1.见"帽子"。
  • 22、儿光1.见"帽儿光光"。
  • 23、儿头1.方言。指大碗中盛得堆尖的白米饭。
  • 24、光光1.见"帽儿光光"。

裁帽的相关查询

裁帽的意思解释、裁帽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