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ì qín  ]
  • ㄉ一ˋ ㄑ一ㄣˊ
  • YUPH DWT

帝秦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尊奉秦王为帝。战国时秦军围赵都邯郸,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说赵奉秦王为帝,以解邯郸之围。齐鲁仲连晓以利害,终使赵魏同息此议。事见《战国策·赵策三》。后以屈奉暴君或异族统治者为“帝秦”。

引证解释

⒈  尊奉 秦王 为帝。 战国 时 秦 军围 赵 都 邯郸,魏王 使客将军 辛垣衍 说 赵 奉 秦王 为帝,以解 邯郸 之围。 齐 鲁仲连 晓以利害,终使 赵 魏 同息此议。事见《战国策·赵策三》。后以屈奉暴君或异族统治者为“帝秦”。

陈去病 《有怀刘三纯苦念西狩无畏》诗:“其二有 渐离,生来耻帝 秦。”
傅尃 《感怀》诗:“枉劳奔走十年身,兴 汉 谁知竟帝 秦。”

帝秦(di qin)同音词

  • 1、帝寝[dì qǐn ]

    1.帝王的陵墓。

  • 2、嫡亲[dí qīn ]

    血统最近的:嫡亲兄妹|嫡亲外甥。

  • 3、地勤[dì qín ]

    1.指在地面上执行的与航空有关的各种工作,如维修飞机等(区别于"空勤")。

帝秦词语接龙

  • 1、1.犹秦火。
  • 2、1.指从秦地来的人。 2.指秦时避乱移居桃源洞之人。借指避世隐居之士。 3.指秦弄玉之夫萧史。
  • 3、1.指秦始皇坑儒事。
  • 4、1.谓韩非陷秦国狱中事。比喻自己所陷之冤狱。
  • 5、1.亦称"秦长垒"。 2.即秦壁。
  • 6、1.秦代隶书。又称佐书。秦始皇时下杜人程邈作。对今隶而言﹐故又称古隶。
  • 7、1.地名。一说秦始皇东巡涉水时从官提石所填的石桥。
  • 8、中国东西向重要山脉,南北地理分界线。横贯陕西省中部,海拔2000~3000米,主峰太白山高达3767米。北坡陡,为断崖;南坡缓。长江水系汉江和黄河水系渭河的分水岭。为亚热带湿润区和暖温带半湿润区的分界。广义的秦岭指西起甘肃,青海边境,东到河南省中部一系列山脉的总称。
  • 9、1.秦岭和陇山的并称。 2.指今陕西﹑甘肃之地。
  • 10、1.秦穆公为其女弄玉所建之楼。亦名凤楼。相传秦穆公女弄玉﹐好乐。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弄玉妻之﹐为之作凤楼。二人吹箫﹐凤凰来集﹐后乘凤﹐飞升而去。事见汉刘向《列仙传》。 2.指妓院。
  • 11、鹿1.指秦国的帝位。鹿﹐喻帝位。
  • 12、散文家。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人。1941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建国后曾任《羊城晚报》副总编辑、《作品》主编、中国作协广东分会副主席、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著有中篇小说《黄金海岸》,长篇小说《愤怒的海》,散文集《花城》、《长河浪花集》以及文艺散论集《艺海拾贝》等。
  • 13、1.指歌女。
  • 14、1.指秦穆公女弄玉。
  • 15、1. 小叶白蜡树的树皮,中医入药,有解热、镇痛等作用。
  • 16、1.北宋词家秦观辈行第七﹐故称。
  • 17、1.药草名。
  • 18、戏曲剧种。流行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一般认为由陕西、甘肃、山西一带的民歌小曲发展而成。明代即已流行,清初至清中叶,流行全国各地,对许多剧种产生影响。在陕西省内,秦腔又发展成东(同州梆子)、西(西府秦腔)、中(西安乱弹)、南(汉调桄桄)四路。音乐以梆子击节,唱腔为板腔体。剧目有《游龟山》、《游西湖》、《赵氏孤儿》等二千七百多种。
  • 19、1.相传秦始皇东游时所造的石桥。
  • 20、1.犹蓁蓁。积聚的样子。
  • 21、古代传说人物。战国时秦国人,善歌,以教歌为业。据《列子·汤问》记载,秦青曾收薛谭为徒。薛谭未尽得其艺,欲辞归。秦青送行至郊外,别时引吭高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薛谭闻之大惊,乃放弃回归之念。
  • 22、唐初大将。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隋末从张须陀镇压农民起义军。后归附李密,任帐内骠骑。李密败后属王世充。不久投唐,任马军总管,跟随李世民屡立战功。官至左武卫大将军。民间将他和尉迟恭像画作两门神,以驱凶辟邪,保佑平安。
  • 23、1.指破旧的皮衣。
  • 24、1.古时善走者。

帝秦的相关查询

帝秦的意思解释、帝秦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