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iān zhōnɡ  ]
  • ㄅ一ㄢ ㄓㄨㄥ
  • XYN QKHH
  • 名词

编钟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中国古代祭祀、宴享用的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乐钟。

serial bells;

引证解释

⒈  见“编鐘”。亦作“编钟”。古代打击乐器。铜制,顶端铸有半环,钟数有多至十六枚者,各应律吕和依大小顺序排列,悬于一木架上,故称“编鐘”。

《周礼·春官·磬师》:“掌教击磬,击编钟。”
郑玄 注:“杜子春 读编为编书之编。”
贾公彦 疏:“‘ 杜子春 读编为编书之编’者,按《史记》 孔子 读《易》‘韦编三絶’,是古者未有纸,皆以韦编竹简,此钟磬亦编之,十六枚在一簴,故读从之也。”
《隋书·音乐志下》:“二曰编钟,小钟也,各应律吕,大小以次,编而悬之,上下皆八,合十六钟,悬於一簨簴。”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诣郊坛行礼》:“坛前设宫架乐,前列编钟玉磬……编钟形稍褊,上下两层掛之,架两角缀以流苏。”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唐人更点击钟》:“太史门有典鐘二百八十人,常击编鐘。”

国语辞典

⒈  乐器名。十六钟同悬,分为两层,其形制随音阶的高低而不同,音愈高者,钟形愈小;音愈低者,钟形愈大。西元一九七八年在湖北省随县曾出土一套曾侯乙编钟,是目前世界上所发现最庞大的乐器,共有六十五个钟,横跨五个八度音阶,甚至每座钟可发出二个完全不同的音阶,是中国古代祭祀典礼上重要的乐器。

编钟(bian zhong)同音词

  • 1、便中[biàn zhōnɡ ]

    方便的时候或有顺便的机会:你家里托人带来棉鞋两双,请你~进城来取。

  • 2、边众[biān zhònɡ ]

    1.犹边民。

  • 3、褊衷[biǎn zhōnɡ ]

    1.褊狭的内心。

  • 4、变种[biàn zhǒnɡ ]

    ①早期生物分类学上指物种以下的分类单位,在特征方面与原种有一定区别,并有一定的地理分布。现在多指在单一互相交配而生育的种群中具有不连续变异的个体。 ②比喻跟已有的形式有所变化而实质相同的错误或反动的思潮、流派等。

编钟词语接龙

  • 1、在江苏省南京市区东。因南京古称“金陵”,又称“金陵山”;又因山石呈紫红色,阳光照映呈紫金色,故又名“紫金山”。有三峰,中峰最高,海拔448米。西峰建有天文台。名胜古迹有明孝陵、中山陵、灵谷寺等。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 2、1.乐钟声和相应和的笙乐。
  • 3、1.古乐官名。掌击钟奏乐。 2.泛指击钟之乐师。
  • 4、1.(今读dàn)容量单位。一钟受六斛四斗﹐一石受十斗。钟磬。
  • 5、1.周代设色之工﹐掌染羽。
  • 6、1.悬钟之室。 2.特指韩信被杀的长乐钟室。
  • 7、1.晩明文学家锺惺﹑谭元春的并称。
  • 8、1.钟与鼗。俱古乐器。
  • 9、1.植物名。
  • 10、1.犹言小时。指六十分钟。
  • 11、1.三国魏书法家钟繇和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并称。
  • 12、1.神名。春秋时诸侯及大夫立以为祭主。《左传.隐公十一年》﹕"公(鲁隐公)之为公子也﹐与郑人战于狐壤﹐止焉。郑人囚诸尹氏﹐赂尹氏而祷于其主钟巫﹐遂与尹氏归而立其主。"焦循《春秋左传补疏.隐公十一年》﹕"盖巫能降神﹐神物凭之﹐即巫以为神﹐故即名其神钟巫。尹氏主之者﹐所谓家为巫史也。隐公祷而得归﹐遂亦信而立为祭主。"一说祭名。
  • 13、1.关押有罪官员的特别监狱。
  • 14、1.谓得福。
  • 15、1.谓蓄洪和放水。
  • 16、1.钟情﹐感情专注。
  • 17、1.古钟面隆起的饰物。在钟带间﹐其状似乳﹐故称。 2.钟乳石。
  • 18、特别疼爱:自幼聪慧,倍受钟爱。
  • 19、1.时钟机件的一部分﹐是根据单摆的原理制成的﹐左右摆动﹐通过一系列齿轮的作用﹐使指针以均匀的速度转动。
  • 20、1.撞钟和唱诵经文声。
  • 21、1.钟和云板。旧时权贵之家或僧寺敲击以报时或集众。钟﹐通"钟"。
  • 22、1.即钟表。
  • 23、1.钟和表的总称。
  • 24、1.即镈钟。

编钟的相关查询

编钟的意思解释、编钟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