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ǔ bào  ]
  • ㄅㄨˇ ㄅㄠˋ
  • PUH RB
  • 动词

补报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事后报告和续报。

补报调查结果。

present a supplementary;

⒉  报答别人的好意、帮助、好处。

repay sb.'s kindness;

引证解释

⒈  报答。

汉 蔡邕 《让尚书乞在闲冗表》:“三月之中,充歷三臺,光荣显著,非臣愚蔽不才,所当盗窃;非臣碎首糜躯,所能补报。”
《水浒传》第八二回:“吴用 等再拜称谢道:‘……众弟兄刻骨铭心,难以补报。’”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并説 华云 已经亲口允许什么都不要,若是师父肯成就,将来补报的日子长呢。”

⒉  犹增补。

元 郑光祖 《智勇定齐》第四折:“想当日频採桑园,躬收蚕茧,把家私补报。”

国语辞典

⒈  报答恩惠。

汉·蔡邕〈荐太尉董卓可相国并自乞闲宂章〉:「非臣碎首靡躯所能补报。」

⒉  补益、补助增益。

元·郑光祖《智勇定齐·第四折》:「想当日频采桑园,躬收蚕茧,把家私补报。」

⒊  事后报告。

如:「这案子等调查后再补报上级。」

补报(bu bao)同音词

  • 1、不报[bú bào ]

    1.不报复。 2.不批复;不答复。

补报词语接龙

  • 1、旧时指代表本国政府到友邦回访。
  • 2、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或请求:~上级批准。
  • 3、1.判决囚犯。
  • 4、指从事报刊工作的人:老~ㄧ我以~的身分前去采访。
  • 5、1.犹报答;报效。
  • 6、1.古时农事完毕后举行谢神的祭祀。 2.泛指谢神。
  • 7、把去世的消息通知死者的亲友。
  • 8、1.亦作"报?"。 2.弟娶寡嫂。
  • 9、编辑和出版报纸的机构。
  • 10、1.佛教语。三身之一。亦称"报身佛"或"报佛"。指以法身为因,经过修习而获得佛果之身。
  • 11、1. 打报告送给上级审批。
  • 12、向治安机关或有关部门报告丢失了财物,请求查找。
  • 13、1.亦作"报嗣"。 2.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报者倦矣,施者未厌。"杜预注:"施,功劳也,有劳则望报过甚。"后以"报施"谓报答;赐予。 3.犹报应。
  • 14、报告时间,特指广播电台向收听者或电话局向询问者报告准确的时间。
  • 15、1.回信。
  • 16、报告数目,多指排队时每人依次报一个数目,以查点人数。
  • 17、1. 向税务部门申报并办理有关纳税手续。
  • 18、1.报知,告知。
  • 19、1.见"报施"。
  • 20、1.每年收获后祭神,谓"报岁"。亦指收获时节。
  • 21、1. 出售报刊的地方(如户外的售货摊或商业机构里的柜台)。
  • 22、报单 ②。
  • 23、1.犹通知单。 2.旧时向得官﹑复官﹑升官和考试得中的人家送去的喜报。
  • 24、出售报纸、期刊等的像亭子的小房子。

补报的相关查询

补报的意思解释、补报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