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ū lǐ  ]
  • ㄈㄨ ㄌ一ˇ
  • EGY GJ

肤理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皮肤的纹理。

⒉  指肌体的表面。

⒊  指物体表面的纹理。

引证解释

⒈  皮肤的纹理。

《荀子·荣辱》:“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
杨倞 注:“肤理,肌肤之文理。”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李香 身躯短小,肤理玉色。”
宋 苏轼 《赐蔡延庆乞知应天府不允诏》:“肤理微疾,行当自痊,勉安厥官,以称朕意。”

⒉  指物体表面的纹理。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雷斧砚铭》:“余经 霅川,偶得数雷斧於耕夫,虽小大不等,而体皆如玉,因择其厚者洼而为研,肤理鋭泽,取墨磨研,而墨光可鉴。”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其东北裂者上一石坳,忽又纵裂而起,上穹下狭,高不见顶。至此,石幻异形,肤理顿换,片窍俱灵。”
清 唐甄 《潜书·性才》:“譬诸天道,生物无数,即一微草,取其一叶,审视之,肤理筋络,亦復无数。”

肤理(fu li)同音词

  • 1、扶犂[fú lí ]

    1.见"扶来"。

  • 2、扶力[fú lì ]

    1.犹勉力。

  • 3、伏礼[fú lǐ ]

    1.犹言陪礼。

  • 4、伏历[fú lì ]

    1.见"伏枥"。

  • 5、伏利[fú lì ]

    1.尚未开发的物资﹑财源。

  • 6、伏枥[fú lì ]

    1.亦作"伏历"。 2.马伏在槽上。指受人驯养。 3.喻指养育。 4.指蓄养在厩中的马匹。 5.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后用为壮志未酬,蛰居待时的典故。

  • 7、肤立[fū lì ]

    1.犹立足。谓尚能站住脚。 2.谓极其肤浅。

  • 8、俘隶[fú lì ]

    1.被俘而为奴隶者。

  • 9、苻蓠[fú lí ]

    1.蒲草名。茎可编席。 2.白芷之别名。

  • 10、赙礼[fù lǐ ]

    1.送给丧家的礼物。亦指赠送礼物以助人治丧。

肤理词语接龙

  • 1、管理财物或财务:当家~ㄧ~之道。
  • 2、理 ⑥:不加~ㄧ大家都不~他。
  • 3、1.犹扶杖,拄杖。
  • 4、1.犹审理。
  • 5、1.治理财产。
  • 6、1.善于办事的好名声。
  • 7、1.处理。
  • 8、1.治世。
  • 9、应当;理所当然:~如此。
  • 10、1.道理;理法。 2.理政之道。 3.指文章的义理。
  • 11、1.谓政治安定。
  • 12、1.督促办理。 2.订正;整理。
  • 13、1.犹督办,催办。
  • 14、1.宋朝皇帝理宗﹑度宗的并称。
  • 15、理亏。
  • 16、1.审理判决。
  • 17、1.公堂对质。
  • 18、1.惩治恶人。
  • 19、剪短并修整头发:~员ㄧ我去理个发。
  • 20、1.义理和章法。 2.礼法;伦理规范。 3.规律;法则。
  • 21、照理应该;理当:您年纪这么大,我们~照顾您。
  • 22、1.谓治事干练。
  • 23、1.理科和工科的并称。
  • 24、1.治理之功绩。

肤理的相关查询

肤理的意思解释、肤理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