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í mén  ]
  • ㄐ一ˊ ㄇㄣˊ
  • BY UYH

及门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正式登门拜师受业的学生。

及门弟子。

formerly acknowledge sb. as one's master; pupil dircetly taught by a master;

引证解释

⒈  本谓现时不在门下,后以“及门”指受业弟子。

《论语·先进》:“子曰:‘从我于 陈 蔡 者,皆不及门也。’”
《元史·许谦传》:“乃门之士著録者千餘人。”
明 归有光 《孟子叙道统而不及周公颜子》:“其不叙 颜子 者,夫亦以在我者言之,则 孟子 之私淑,盖自附于及门,其视 颜子 犹儕辈焉。”
清 刘大櫆 《翰林编修李公墓志铭》:“而 张 公于及门中,独爱重公。”

国语辞典

⒈  及于仕进之门。后亦指受业于门下的弟子。

《论语·先进》:「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元史·卷一八九·儒学传一·许谦传》:「及门之士,著录者千余人,随其材分,咸有所得。」

及门(ji men)同音词

  • 1、忌门[jì mén ]

    1.旧时陋俗称自祭灶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至翌年正月初五日禁忌外姓妇女入门。

  • 2、棘门[jí mén ]

    1.古代帝王外出,在止宿处插戟为门,称"棘门"。棘,通"戟"。《周礼.天官.掌舍》:"为坛壝宫棘门。"郑玄注引郑司农曰:"棘门,以戟为门。"又古代宫门插戟,故亦为宫门的别称。 2.古地名。故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3.指棘门军。

  • 3、积懑[jī mèn ]

    1.犹积愤。

  • 4、戟门[jǐ mén ]

    1.立戟为门。古代帝王外出,在止宿处插戟为门。《周礼.天官.掌舍》"为坛壝宫棘门"郑玄注引汉郑司农曰:"棘门,以戟为门。"后指立戟之门。《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三年》:"行密帅诸军合万五千人入城,以梁缵不尽节于高氏,为秦毕用,斩于戟门之外。"胡三省注:"唐设戟之制,庙社宫殿之门二十有四,东宫之门一十有八,一品之门十六,二品及京兆﹑河南﹑太原尹﹑大都督﹑大都护之门十四,三品及上都督﹑中都督﹑上都护﹑上州之门十二,下都督﹑下都护﹑中州﹑下州之门各十。设戟于门,故谓之戟门。"引申指显贵之家或显赫的官署。 2.墓

  • 5、稷门[jì mén ]

    1.古代齐城门名。在今山东省临淄市北古齐城西边南首﹐以在稷山之下得名。 2.古代鲁南城门名。

  • 6、祭门[jì mén ]

    1.庙门。 2.祀门神。

  • 7、蹐门[jí mén ]

    1.小步登门。形容谦恭而进。 2.指偷偷摸摸而进。

  • 8、蓟门[jì mén ]

    1.即蓟丘。

及门词语接龙

  • 1、1.旧俗春节时悬挂在门上的彩饰。
  • 2、1.门吏之长。
  • 3、1.犹门廷。门外之地。
  • 4、齿1.上下颌前方中央部位的牙齿。人的门齿上下各有四枚,齿冠呈凿形,便于切断食物。俗称门牙﹑板牙。
  • 5、1.因祖先的功劳而得到的恩宠。
  • 6、1.古时的一种曲艺形式。
  • 7、1.门前。 2.门阀的等第。
  • 8、1.谒见时所用的名帖。汉初未有纸,削木竹为刺,写姓名于上,故称。
  • 9、1.堂房子弟。
  • 10、1.子孙不繁,门户衰微。 2.指完成某工程的总清册。
  • 11、犹“脚路”。办事的门路或方法:这人交际广,有门道|修电视机还是有些门道的。
  • 12、1.犹门第。
  • 13、1.见"门弟子"。
  • 14、古代的家族等第。权贵之家称“高门”,贫贱之家称“寒门”,社会地位完全不同:门第差异,难以婚配|门第相当。
  • 15、1.给官府或大户人家等看门的人。
  • 16、1.赴宫廷谢恩。
  • 17、1.家世相传的优秀品行。
  • 18、1.家门的世系。 2.家门的功业。
  • 19、婿1.亦作"门婿"。 2.入赘的女婿。
  • 20、1.根据门第高低选任官员。
  • 21、1.建于军门前的牙旗。借指营门。 2.门齿的通称。
  • 22、1.门框上端的横木。
  • 23、1.登门吊唁。
  • 24、1.家门或师门相传的术业。

及门的相关查询

及门的意思解释、及门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