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ù bài  ]
  • ㄨˋ ㄅㄞˋ
  • QR RDFH

勿拜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郑玄笺:“'拜'之言'拔'也。”召伯有德政,人民爱之,不忍拔除召伯曾在其荫下休息的甘棠树。后以“勿拜”指德政。

引证解释

⒈  召伯 有德政,人民爱之,不忍拔除 召伯 曾在其荫下休息的甘棠树。后以“勿拜”指德政。

《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拜, 召伯 所説。”
郑玄 笺:“‘拜’之言‘拔’也。”
唐 李白 《赵公西侯新亭颂》:“白 以为 谢公 德不及后世,亭不留要衝,无勿拜之言,鲜登高之赋。”

勿拜(wu bai)同音词

  • 1、伍百[wǔ bǎi ]

    1.见"伍伯"。

  • 2、乌白[wū bái ]

    1.谓乌鸦头变白。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

  • 3、乌柏[wū bǎi ]

    1.《汉书.朱博传》:"﹝御史府﹞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后以"乌柏"借指御史府。

  • 4、五白[wǔ bái ]

    1.古时博戏的采名。五木之制,上黑下白。掷得五子皆黑,叫卢,最贵;其次五子皆白,叫白。

  • 5、五百[wǔ bǎi ]

    1.古代在官舆前导引的役卒。 2.执杖行刑。

勿拜词语接龙

  • 1、1.打躬作揖。
  • 2、1.犹言拜认。
  • 3、1.拜授邑宰。
  • 4、1.致意的敬词。
  • 5、1.每逢年节及祖先忌日,子孙对祖宗的画像叩拜。
  • 6、1.旧时迷信习俗,农历五月十三日,从自己家门且行且拜到城隍庙拜祷,祈求降福消灾,称为"拜愿"。
  • 7、1.行跪拜礼所用的毡垫。
  • 8、1.拜受慰问表彰。 2.上给皇帝的奏章;上奏章。 3.对鬼神的祈祷文。
  • 9、1.向皇帝进谏而受廷杖。
  • 10、1.亦称"拜折子"。 2.清制,督抚以上有要事专折上奏,把折匣供在大堂香案上,对之行三跪九叩礼,然后取交折差,高捧头上,开中门送出。拜折时,属员站班,步兵排队,放炮奏乐,仪节隆重。
  • 11、1.除授官职。
  • 12、1.古代宾客始到时宾主升堂主人拜宾的礼仪。
  • 13、1.犹擢用。
  • 14、1.亦作"拜把子"。 2.旧时谓朋友结拜为异姓弟兄。
  • 15、1.犹拜免。
  • 16、1.台湾风俗,每逢佳节或祭神日,大宴宾客,俗谓之拜拜。 2.英语bye-bye的译音。谓再会。
  • 17、1.向皇帝上奏本。
  • 18、1.春秋时,楚共(恭)王有宠子五人,自己不能确定由谁继承王位。于是遍祭名山大川,请神择定,并以璧示之曰:"当璧而拜者,神所立也,谁敢违之?"祭毕,密埋璧于祖庙厅堂里,令五子斋,并以次第入拜。结果,小儿子几次跪拜都压在璧纽上,后继位为楚平王。事见《左传.昭公十三年》。后因以"拜璧"为立太子的典故。
  • 19、1.上奏章。 2.对神拜献祈祷文。
  • 20、1.告别的敬词。 2.谓叩拜告别。
  • 21、1.新媳妇请见公婆时所献的素绢。 2.跪拜接受赐与之帛。
  • 22、1.请人喝茶的敬词。
  • 23、1.僧尼为信徒拜佛诵经以忏悔罪业,或超度亡灵。南朝梁武帝在郗皇后死后,集录佛经语句为《梁皇忏》十卷,命僧众拜诵祈祷。相传这是拜忏之始。
  • 24、1.晋代潘岳与石崇谄事贾谧,每候其出,辄相与望车尘而拜。事见《晋书.潘岳传》﹑《石崇传》。后遂以"拜尘"指谄事权贵。

勿拜的相关查询

勿拜的意思解释、勿拜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