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ān jī  ]
  • ㄩㄢ ㄐ一
  • TPQ TDW

箢箕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方〉:竹篾等编成的盛东西的器具。有的地区也叫“箢篼”

a bamboo vessel;

引证解释

⒈  用竹篾编制的畚箕。

未央 《心中充满阳光》:“社员们担着箢箕来到牛栏边,两个妇女用五齿耙将被牛踩得很紧的稻草和牛粪翻起来,装满箢箕,由大家挑走。”
张步真 《朱二升请客》二:“他猛一猴腰,就把毛线衣放进箢箕里。”

箢箕(wan ji)同音词

  • 1、绾髻[wǎn jì ]

    1.亦作"绾结"。 2.谓盘绕发髻。

  • 2、晩霁[wǎn jì ]

    1.谓傍晚雪止或雨停,天气晴朗。

  • 3、万机[wàn jī ]

    指当政者日常处理的纷繁的政务:日理万机。

  • 4、万几[wàn jǐ ]

    1.《书.皋陶谟》:"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孔传:"几,微也,言当戒惧万事之微。"后以"万几"指帝王日常处理的纷繁的政务。 2.泛指执政者处理的各种政务。

  • 5、烷基[wán jī ]

    饱和的烃类分子中除去一个氢原子后所构成的基团。如甲基ch3-、乙基ch3ch2-等。

  • 6、完集[wán jí ]

    1.犹完聚。

  • 7、完辑[wán jí ]

    1.保全;安定。 2.完善充实。

  • 8、完计[wán jì ]

    1.周全的计谋。

  • 9、顽疾[wán jí ]

    1. 指难治或久治不愈的疾病。

  • 10、丸剂[wán jì ]

    1.药物制剂的一种,把药物粉末加入赋形剂(如水﹑蜜﹑糊﹑液状葡萄糖等),混合调制成圆粒形的成药。

箢箕词语接龙

  • 1、1.畚箕。
  • 2、1.箕与毕为二星宿名﹐据传箕星主风﹐毕星主雨。
  • 3、1.风师﹐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风神。
  • 4、1.吴中古俗﹐每岁正月灯节﹐取筲箕饰以女装﹐插箸为口谓之箕姑﹐令二童子夹扶之﹐使书沙盘﹐以占吉凶﹐称为箕卜。
  • 5、1.指巢父。相传为尧时隐士。
  • 6、1.指《书.洪范》之"九畴"。相传"九畴"为箕子所述﹐故名。
  • 7、〈书〉①箕宿和斗宿。泛指群星。 ②《诗经 ·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后来用‘箕斗 ’比喻虚有 其名。 ③手指印;斗箕:验明~。
  • 8、1.指大风。
  • 9、1.亦作"箕箙"。 2.箕木做成的箭袋。
  • 10、1.见"箕服"。
  • 11、1.犹箕敛。
  • 12、1.取竹箕饰以女装为紫姑神像﹐以之占卜吉凶﹐故称。参见"箕卜"。
  • 13、1.箕子与"四皓"的并称。箕子﹐殷时贤人;"四皓"﹐秦汉时隐于商山之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四位贤人。
  • 14、1.犹箕敛。
  • 15、1.《礼记.曲礼上》:"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箕上﹐以袂拘而退﹐其尘不及长者﹐以箕自乡而扱之。"孔颖达疏:"以袂拘而退者﹐谓埽时也。袂﹐衣袂也。退﹐迁也。埽时却迁﹐以一手捉帚﹐又举一手衣袂以拘障于帚前﹐且埽且迁﹐故云拘而退。"后因以"箕拘"指执箕清扫。
  • 16、1.同"箕踞"。
  • 17、〈书〉古人席地而坐,随意伸开两腿,像个簸箕,是一种不拘礼节、傲慢不敬的坐法。
  • 18、1.箕﹐簸箕;桊﹐杯桊。泛指家用器物。
  • 19、1.以箕收取。谓苛敛民财。
  • 20、1.传说许由隐居箕山之下﹐颍水之阳﹐躬耕自食﹐以手掬饮﹐人遗一瓢﹐挂于树﹐风吹历历作声﹐以为烦﹐遂弃之。见明敬虚子《小隐书.许由》。因以"箕瓢"为隐居思静之典。
  • 21、1.《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孔颖达疏:"积世善冶之家﹐其子弟见其父兄世业鋾铸金铁﹐使之柔合以补治破器﹐皆令全好﹐故此子弟仍能学为袍裘﹐补续兽皮﹐片片相合﹐以至完全也……善为弓之家﹐使干角挠屈调和成其弓﹐故其子弟亦睹其父兄世业﹐仍学取柳和软挠之成箕也。"良冶﹑良弓﹐指善于冶金﹑造弓的人。意谓子弟由于耳濡目染﹐往往继承父兄之业。后因以"箕裘"比喻祖上的事业。
  • 22、1.犹箕帚。扫除之具。
  • 23、1.指簸箕底伸展向前之宽广处﹐其状如舌。
  • 24、1.指卜筮之事。

箢箕的相关查询

箢箕的意思解释、箢箕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