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ìn yì  ]
  • ㄐ一ㄣˋ 一ˋ
  • FJP YYR

进议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谓向皇帝进呈议论得失的奏表。

引证解释

⒈  谓向皇帝进呈议论得失的奏表。

宋 文莹 《续湘山野录》:“明肃太后 欲謁太庙,詔礼官草议。时学臣皆以《周官》后服进议。”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乘马衣冠》:“唐 景龙 二年,皇太子将亲释奠於国学,有司草仪注,令从臣皆乘马衣冠。左庶子 刘知几 进议非之。”
清 吴振棫 《养吉斋馀录》卷八:“翼日进议,復至会议所具论得失。”

进议(jin yi)同音词

  • 1、禁抑[jìn yì ]

    1.抑制。

  • 2、金戺[jīn yí ]

    1.阶旁金黄色的斜石。

  • 3、进揖[jìn yī ]

    1.上前拱手行礼。

  • 4、噤颐[jìn yí ]

    1.微动其颊。谓细语。

  • 5、矜疑[jīn yí ]

    1.谓罪犯可悯﹐案情可疑。

  • 6、矜异[jīn yì ]

    1.夸耀与众不同。

  • 7、襟义[jīn yì ]

    1.交情,情谊。

  • 8、襟襼[jīn yì ]

    1.衣襟和衣袖相连,因用以比喻友谊。

  • 9、津驿[jīn yì ]

    1.渡口驿站。

  • 10、寖益[jìn yì ]

    1.谓逐渐加重。

进议词语接龙

  • 1、1.列入议事日程的提案。
  • 2、1.古刑法八议之一。谓对先朝后裔而享受国宾待遇者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刑罚。
  • 3、1.讨论治军用兵。
  • 4、1.谓干扰朝廷选用人才之权。柄﹐指选士用人之权。
  • 5、1.犹言相提并论。 2.拟议﹐设计筹划。
  • 6、1.谋议侮弄。
  • 7、1.古刑法八议之一。谓对于皇亲国戚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其刑罚。 2.议婚﹔说亲。
  • 8、1.古刑法八议之一。对勤于国事者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刑罚。
  • 9、1.指有特殊身份者犯罪时﹐可原其罪情奏请予以减罪。
  • 10、1.谓理屈词穷。诎﹐通"屈"。
  • 11、1.商议迎娶之事。
  • 12、1.指对国政的发言权。
  • 13、1.审议。
  • 14、1.非议之声。
  • 15、1.议论商讨公事。 2.度事﹐衡量事情的轻重。议﹐通"仪"。
  • 16、1.议事之室。
  • 17、1.见"议谥"。
  • 18、1.犹义疏。疏解经籍的著作。议﹐通"义"。
  • 19、1.论议辩说。
  • 20、1.议论政事之堂。
  • 21、1.商讨。
  • 22、1.议定题目。 2.会议讨论的题目。
  • 23、1.指奏议文章的体裁。
  • 24、1.拟议将亲尽之祖的神主迁出宗庙藏于祧﹐谓之"议祧"。祀远祖﹑始祖之庙为祧。古代帝王宗庙﹐除百世之祖不迁外﹐其馀五世亲尽则迁去神主藏于祧。

进议的相关查询

进议的意思解释、进议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