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ǐ xiào  ]
  • ㄅ一ˇ ㄒ一ㄠˋ
  • KFL TTD

鄙笑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轻视讥笑。

引证解释

⒈  轻视讥笑。

《新唐书·杨再思传》:“﹝ 再思 ﹞为 高丽 舞,举动合节,满坐鄙笑。”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自尔歷代虽设太学,其术常为民间鄙笑。”
曹禺 《雷雨》第一幕:“[ 鲁贵 :](鄙笑)这话有理!四块钱够干什么的,还了点账就完了。”

国语辞典

⒈  因轻视而讥笑对方。

《新唐书·卷一〇九·杨再思传》:「再思欣然,翦縠缀巾上,反披紫袍,为高丽舞,举动合节,满坐鄙笑。」

鄙笑(bi xiao)同音词

  • 1、逼霄[bī xiāo ]

    1.迫近云天。形容很高。

  • 2、逼肖[bī xiāo ]

    〈书〉很相似:虽是绢花,却与真花~。

  • 3、鄙小[bǐ xiǎo ]

    1.轻视,小看。

  • 4、鼻箫[bí xiāo ]

    1.即鼻笛。

  • 5、鼻笑[bí xiào ]

    1.讥嘲或鄙视的表情。

  • 6、毕肖[bì xiāo ]

    完全相像:神态~。

  • 7、庳小[bì xiǎo ]

    1.矮小;低而小。

  • 8、碧宵[bì xiāo ]

    1.见"碧霄"。

  • 9、碧箫[bì xiāo ]

    1.碧玉制的箫。

  • 10、碧霄[bì xiāo ]

    青天:直上碧霄|高耸碧霄。

鄙笑词语接龙

  • 1、1.笑柄﹐笑料。亦指取笑﹑嘲弄的对象。
  • 2、1.喜剧之一种﹐以滑稽情节﹑笑闹场面揭示剧中人物行为的矛盾。也称趣剧﹑闹剧。亦比喻滑稽可笑的场面。
  • 3、1.大笑。
  • 4、1.一种误食后使人发笑不止的野生菌蕈。
  • 5、1.笑着。
  • 6、1.曲艺之一种。化装相声。一般由两个演员化装表演﹐用说笑话﹑滑稽问答﹑说唱等引起观众发笑。
  • 7、1.指笑时口部形态﹐笑容。
  • 8、1.嬉笑玩乐。 2.欢笑﹐欢喜快乐。
  • 9、1.《易.震》:"震来虩虩﹐笑言哑哑。"孔颖达疏:"虩虩﹐恐惧之貌也;哑哑﹐笑语之声也。震之为用﹐天之威怒﹐所以肃整怠慢﹐故迅雷风烈﹐君子为之变容。施之于人事﹐则是威严之教行于天下也。"又《说卦》:"震为雷。"后因以谓笑语而施威严之教﹐如震雷之肃整怠慢。
  • 10、1.含笑的面容。
  • 11、1.引人发笑的资料。
  • 12、1.含笑点头﹐表示满意。
  • 13、1.指含笑的神情。
  • 14、1.见"笑閧"。
  • 15、1.哄然大笑。
  • 16、1.大声哄笑。
  • 17、①引人发笑的话或事情:他很会说笑话|第一次到上海,闹出不少笑话。 ②讽笑;嘲笑:不要笑话人家。 ③文体名。篇幅短小,故事情节简单而巧妙,往往出人意料,取得笑的艺术效果。大多揭示生活中乖谬的现象,具有讽刺性和娱乐性。其趣味有高下之分。三国魏邯郸淳的《笑林》是今见最早的笑话著作。今人所辑《历代笑话集》收集历代笑话较为详备。
  • 18、1.讥笑。
  • 19、1.讥笑非议。
  • 20、1.一种笑而不能自禁的疾病。
  • 21、1.见"笑叹"。
  • 22、1.笑时脸上出现的纹路。
  • 23、1.见"笑窝"。
  • 24、1.亦作"笑涡"。 2.脸颊上的小圆窝。笑时深而明显﹐故称。 3.犹笑纹。

鄙笑的相关查询

鄙笑的意思解释、鄙笑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