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òu ɡuǎn  ]
  • ㄏㄡˋ ㄍㄨㄢˇ
  • WHN QNP

候馆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供瞭望用的小楼。

⒉  泛指接待过往官员或外国使者的驿馆。

引证解释

⒈  供瞭望用的小楼。

《周礼·地官·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和积。”
郑玄 注:“候馆,楼可以观望者也。”

⒉  泛指接待过往官员或外国使者的驿馆。

唐 钱起 《青泥驿迎献王侍御》诗:“候馆扫清昼,使车出 明光。”
宋 欧阳修 《踏莎行》词:“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轡。”
宋 苏轼 《赵州赐大辽贺兴龙节使副茶药口宣》:“既渐邇於中邦,方少安於候馆。”

国语辞典

⒈  供瞭望的小楼。

《周礼·地官·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

⒉  供旅客临时居留、等候消息的馆舍。

宋·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词:「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候馆(hou guan)同音词

  • 1、候官[hòu ɡuān ]

    1.迎送宾客的候人,主管斥候的军候,占卜吉凶的官员等,都可称候官。(1)占候之官。《汉书.王莽传下》:"又候官奏月犯心前星,厥有占,予甚忧之。"(2)执掌侦伺刺探情况的官员。《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元年》:"候宫千数,重罪受赇不列,轻罪吹毛发举,宜悉罢之。"胡三省注:"魏太祖置候官,以伺察内外。"清俞正燮《癸巳存稿》卷七:"魏有校事官,似北魏之候官,明之厂卫。"参见"候人"﹑"候者"。

  • 2、堠馆[hòu ɡuǎn ]

    1.犹馆驿。

  • 3、猴冠[hóu ɡuàn ]

    1.语本《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后以比喻不相称的官职。

候馆词语接龙

  • 1、古指招待使者的小吏:名为馆伴,实来监视行动。
  • 2、1.指塾师或幕宾。
  • 3、1.指束修。饭食。粲,通"餐"。
  • 4、①图书馆或博物馆等收藏:~中外书刊七十万册。 ②图书馆、博物馆等收藏的图书、器物等。
  • 5、1.犹馆舍。
  • 6、1.太平天国用语。住宿。
  • 7、1.指幕宾或塾师的职位。
  • 8、1.指驿传的人夫车马。
  • 9、1.犹府第。
  • 10、殿1.昭文馆﹑集贤院﹑史馆和集贤殿﹑右文殿的统称。
  • 11、1.学馆的主人。
  • 12、1.指房屋建筑。 2.北宋有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和秘阁﹑龙图阁等阁,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通称"馆阁"。明代将其职掌移归翰林院,故翰林院亦称"馆阁"。清代沿之。 3.指典雅庄重。
  • 13、1.居其馆,食其谷。指驻军就食。 2.泛指食宿款待。 3.借指塾师的束修或幕宾的酬金。 4.指作馆﹐教私熟或任幕宾。
  • 14、1.唐宋时弘文馆﹑史馆﹑集贤院等编修﹑教授之类的官员。
  • 15、1.谓接待宾客。 2.门客;幕宾。 3.指塾师。
  • 16、1.款待并送礼。
  • 17、1.谓安置于馆舍而慰劳之。
  • 18、1.馆阁的同僚。
  • 19、1.宋代政府发放的免费供给官员食宿的凭证。
  • 20、1.古代掌管馆舍的人。
  • 21、1.接待宾客住宿之所。 2.房舍。 3.指官署。
  • 22、1.《孟子.万章下》:"舜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赵岐注:"谓妻父曰外舅,谓我舅者吾谓之甥。尧以女妻舜,故谓舜甥。"后因称女婿为"馆甥"。
  • 23、1.学馆的教师。
  • 24、使1.即馆伴使。

候馆的相关查询

候馆的意思解释、候馆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