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hénɡ shè  ]
  • ㄔㄥˊ ㄕㄜˋ
  • FD PY

城社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城池和祭地神的土坛。

⒉  代指城镇。

⒊  指邦国。

⒋  喻靠山(含贬义)。

引证解释

⒈  城池和祭地神的土坛。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太上皇思东归,故象旧里,制兹新邑,立城社,树枌榆。”

⒉  代指城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梅女》:“自此二女频来,笑声常彻宵旦,因而城社悉闻。”
陈毅 《过黄泛区书所见》诗:“川原水洗,城社荒落,满目凄凉。”

⒊  指邦国。

《后汉书·宦者传·曹节》:“华容侯 朱瑀 知事觉露,祸及其身,遂兴造逆谋……因共割裂城社,自相封赏。”

⒋  喻靠山(含贬义)。参见“城狐社鼠”。

唐 李邕 《又驳韦巨源谥议》:“託城社之固,乱皇家之基。”
《旧唐书·薛存诚传》:“僧 鉴虚 者,自 贞元 中交结权倖,招怀赂遗,倚中人为城社,吏不敢绳。”
《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二》:“中官视 胤 眥裂,以重赂甘言诱藩臣以为城社。”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行魘法者皆有邪神为城社,辗转撑拄,狱不能成。”

城社(cheng she)同音词

  • 1、撑舌[chēnɡ shé ]

    1.亦作"撑舌"。 2.张舌不下。形容怀疑不决。

  • 2、骋射[chěnɡ shè ]

    1.犹骑射。

  • 3、承舍[chénɡ shě ]

    1.古时传递公文信件的差役。

城社词语接龙

  • 1、1. 社会群体。如:大学是一个知识的社群。
  • 2、1.村人。
  • 3、古代春秋两次祭社神的日子,通常是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
  • 4、1.谓社日祭神之牲肉。
  • 5、1.指社日迎神赛会。这是古代农民祭祀土神的一种风俗。
  • 6、1.古代谓土地神。
  • 7、1.社学的教师。元﹑明﹑清于大乡巨镇各置社学,以生员为社师。
  • 8、1.旧指祭祀土地神的各种活动。
  • 9、1.山名。在山东省泰安市西南,上有社首坛。因周成王封禅得名。唐宋帝王也曾到此封禅。 2.村里中祭社活动的首领。
  • 10、1.古谓祭祀土地神。
  • 11、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借指国家:宗庙社稷|执干戈以卫社稷。
  • 12、1.社庙中的鼠。比喻有所依恃的小人。
  • 13、1.古代封土为社,各随其地所宜种植树木,称社树。
  • 14、1.主管社仓储粮之官吏。
  • 15、1.同"社祭"。 2.古谓祭祀土地神。
  • 16、1.古代祭祀土神之坛。
  • 17、也称“社团组织”。为了执行某种社会职能,追求和完成特定的工作目标,依照成员公认的行为规范而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如学校、工厂、政党等。
  • 18、1.四周筑有矮墙的社坛。
  • 19、1.旧时对文士名流的尊称。
  • 20、1.犹社庙。
  • 21、1.居于社庙中的小鼠。喻君侧之奸人。
  • 22、过去农村迎神赛会时演的戏:坐船去看社戏。
  • 23、1.犹行家。
  • 24、1.谓社会中人与人的交际应酬。

城社的相关查询

城社的意思解释、城社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