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iàn zì  ]
  • ㄐ一ㄢˋ ㄗˋ
  • ILR IGM

渐渍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浸润。引申为渍染;感化。

引证解释

⒈  浸润。引申为渍染;感化。

《史记·礼书》:“而况中庸以下,渐渍於失教,被服於成俗乎?”
三国 吴 韦曜 《博奕论》:“渐渍德义之渊,栖迟道艺之域。”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二书》:“未尝不以前古圣人之至德要道,可行於当今之世者,使 巩 薰蒸渐渍,忽不自知其益,而及於中庸之门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奈 魏 日以微言相渐渍, 福 惑焉,直以己意告母。”
李大钊 《现代史学的研究及于人生态度的影响》:“这种求真的态度,熏陶渐渍,深入于人的心性,则可造成一种认真的习性。”

渐渍(jian zi)同音词

  • 1、犍子[jiān zǐ ]

    1. [方]∶犍牛。

  • 2、减字[jiǎn zì ]

    1.唐宋曲子词中的术语。词的句度和声韵,都须按谱填写,不能变换。但当时音乐家在声腔方面,仍有所伸缩,因旧曲为新声。如《木兰花》原为七言八句,后将一﹑三﹑五﹑七句各减去末三字,成为《减字木兰花》。

  • 3、剪子[jiǎn zi ]

    剪刀。

  • 4、兼资[jiān zī ]

    1.谓兼具两种资质;具备文武全才。

  • 5、兼紫[jiān zǐ ]

    1.谓一家中有数人为显官。紫﹐紫色印绶。

  • 6、贱姿[jiàn zī ]

    1.谦称自己的资质。

  • 7、贱子[jiàn zǐ ]

    1.谦称自己。

  • 8、贱字[jiàn zì ]

    1.谦称自己的字号。

  • 9、奸子[jiān zǐ ]

    1.谓奸邪不肖之子。

  • 10、尖子[jiān zi ]

    ①尖 ⑤。 ②尖 ⑥:他是我们班的~,名次总不出前三名。 ③戏曲中指忽然高亢的唱腔。

渐渍词语接龙

  • 1、1.疾病。
  • 2、1.犹逐渐。
  • 3、1.浸染。
  • 4、1.东汉徐穉常于家预先炙鸡一只,并以一两绵絮渍酒中,曝干以裹鸡。遇有丧事,则径携墓前,以水渍绵使有酒气,祭毕即去,不见丧主。见《后汉书.徐稚传》及李贤注引谢承《后汉书》。后因以"渍酒"为朋友间吊丧墓祭的典故。
  • 5、1. 因洪涝而造成的地面积水。如:排除渍涝。
  • 6、1.淘米。
  • 7、1.墨迹,字迹。 2.积聚墨汁。
  • 8、1.陷于烂泥。 2.不清洁,不整洁。
  • 9、1.犹传染。
  • 10、1. [地面等]积水。如:麦田里渍水。
  • 11、1.污染,弄脏。
  • 12、1.形容满是汗水或泪水的样子。
  • 13、茈草1.即紫草。又名茈?﹑藐。多年生草本植物。暗紫色,含紫草素,可作染料,也可药用。
  • 14、茈胡1.即柴胡。
  • 15、茈姜1.即紫姜。嫩姜。
  • 16、茈萁1.草名。一种蕨类植物。
  • 17、茈施1.犹藩蓠。
  • 18、茈虒1.不齐貌。
  • 19、茈鱼1.神话中的鱼名。
  • 20、泚笔1.以笔蘸墨。
  • 21、泚泚1.汗出貌。 2.清澈貌。
  • 22、泚额1.额上冒汗。多用以表示羞愧。
  • 23、泚颊1.汗流脸颊。多表示羞愧。
  • 24、泚颡1.泚额。

渐渍的相关查询

渐渍的意思解释、渐渍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