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ái wēi  ]
  • ㄅㄞˊ ㄨㄟ
  • RRR ATM

白薇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丛生。茎直立,通常不分枝,被灰白色短柔毛。叶对生,椭圆形,两面均被白色绒毛。夏季开花,紫褐色,簇生于茎梢叶腋间。根和根状茎入药,有清热、凉血、利尿、解毒的功效。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白薇》。

引证解释

⒈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丛生。茎直立,通常不分枝,被灰白色短柔毛。叶对生,椭圆形,两面均被白色绒毛。夏季开花,紫褐色,簇生于茎梢叶腋间。根和根状茎入药,有清热、凉血、利尿、解毒的功效。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白薇》。

国语辞典

⒈  植物名。萝藦科白薇属,多年生草本。高约二尺,生长于山野。叶对生,呈椭圆形。夏季生紫黑色小花。根可供药用。

白薇(bai wei)同音词

  • 1、百为[bǎi wéi ]

    1.多种作为。

  • 2、百围[bǎi wéi ]

    1.极言树干之粗。亦借指大树。

  • 3、百伪[bǎi wěi ]

    1.各种诈伪。

  • 4、百味[bǎi wèi ]

    1.各种食品和滋味。 2.旧木砧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服器.故木砧》。

  • 5、白炜[bái wěi ]

    1.白气的光辉。指秋令之气。炜﹐同"辉"。

  • 6、白卫[bái wèi ]

    1.白色的驴。

  • 7、败胃[bài wèi ]

    1. 倒胃口。比喻看到或听到使人不快的事。

  • 8、拜位[bài wèi ]

    1.拜授官职。 2.祭祀时行礼的位置。

  • 9、拜慰[bài wèi ]

    1.亲临慰问的敬词。

白薇词语接龙

  • 1、1.古代孤竹君之二子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饿且死,作《采薇之歌》。事见《史记.伯夷列传》。
  • 2、1.薇和藿。贫苦人用以充饥。
  • 3、1.薇和蕨。嫩叶皆可作蔬,为贫苦者所常食。
  • 4、1.紫薇省的简称。借指中枢机要官署。
  • 5、1.即蘼芜。香草名。
  • 6、1.唐开元元年改称中书省为紫微省。简称微垣。元代称行中书省为薇垣。明洪武九年改元代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司,亦沿称为薇省或薇垣。清初也称布政司曰薇垣或薇署。故明清时常以薇垣称相当于中书省的中枢机构或布政司。 2.紫微垣的省称。
  • 7、撝诃1.见"撝呵"。
  • 8、撝呵1.亦作"撝诃"。 2.挥斥。引申为卫护。 3.指挥。
  • 9、撝挠1.摇摆﹐颤动。
  • 10、撝披1.犹挥洒。
  • 11、撝谦1.谓施行谦德。泛指谦逊。
  • 12、撝让1.谦让。
  • 13、撝损1.谦抑。
  • 14、撝退1.谦让。
  • 15、撝逊1.谦让。
  • 16、撝抑1.见"撝挹"。
  • 17、撝挹1.亦作"撝抑"。 2.谦抑;谦让。
  • 18、撝卑1.谦恭。
  • 19、撝避1.谦让。
  • 20、撝叱1.挥斥。
  • 21、撝夺1.犹掠夺。
  • 22、磈礧1.见"磈磊"。
  • 23、磈垒1.亦作"磈礨"。 2.大石貌。
  • 24、磈磊1.亦作"磈礧"﹑"磈"。垒积不平的石块。因以喻郁结在胸中的不平之气。 2.树木多节,不平直。

白薇的相关查询

白薇的意思解释、白薇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