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í dīnɡ  ]
  • ㄕˊ ㄉ一ㄥ
  • YKW SGH

识丁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旧唐书·张弘靖传》:“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后以“识丁”指识字。

引证解释

⒈  一説“丁”乃“个”之形误,因篆文“个”与“丁”相似,传写讹作“丁”。一説“丁”乃“个”之形误,因篆文“个”与“丁”相似,传写讹作“丁”。

《旧唐书·张弘靖传》:“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后以“识丁”指识字。 《元史·许有壬传》:“或懵不能识丁矣。”

国语辞典

⒈  语本比喻识字。

《旧唐书·卷一二九·张延赏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元史·卷一八二·许有壬传》:「若曰惟德行之择,其名固佳,恐皆厚貌深情,专意外饰,或懵不能识丁矣。」

识丁(shi ding)同音词

  • 1、侍丁[shì dīnɡ ]

    1.古代留侍父母的丁男。

  • 2、石鼎[shí dǐnɡ ]

    1.陶制的烹茶用具。

  • 3、石矴[shí dìnɡ ]

    1.系船的石礅。

  • 4、适丁[shì dīnɡ ]

    1.适逢,恰遇。

  • 5、舐鼎[shì dǐnɡ ]

    1.《太平广记》卷八引晋葛洪《神仙传.刘安》:"八公使安登山大祭﹐埋金地中﹐即白日升天……时人传八公﹑安临去时﹐余药器置在中庭。鸡犬舐啄之﹐尽得升天。"后因以"舐鼎"喻攀龙附凤。鼎﹐指炼丹药之器。

识丁词语接龙

  • 1、1.人口档案。
  • 2、1.颠倒。丁﹑颠双声,通用。
  • 3、1.表示极少或极小。
  • 4、1.壮健貌。 2.漫远貌。 3.指汉丁令威。 4.冰冷貌。
  • 5、象声词,形容玉石、金属等撞击的声音:玉佩~。也作丁冬。
  • 6、同‘丁东’。
  • 7、1.四方。
  • 8、1.壮健的男子。 2.唐代丁谓正役,夫谓杂徭。后泛指服力役的人夫。
  • 9、又称“丁税”、“丁银”。中国古代政府对成年男子征收的税。具有代替劳役的性质。成丁服役的年龄,各代规定不一,最低为十六岁,最高为六十五岁。到清代,丁赋并入田赋征收。
  • 10、1. 六十甲子的第二十四位。如:乾隆丁亥 (公元1767年) 冬。——清·袁枚《祭妹文》。
  • 11、1.谓蚊蝇叮咬之害。
  • 12、1.民户。
  • 13、1.底部带有钉齿用以防滑的木鞋。
  • 14、1.人丁档案。
  • 15、1.旧时于每年阴历二月﹑八月第一个丁日祭祀孔子,称丁祭。隋唐日制不一。隋文帝时一年有四祭,唐武德年间改用中丁日祭祀,唐开元年后专用春﹑秋二仲的上丁日举行祭祀。
  • 16、1.即六丁六甲。本为道教神名。后亦泛指天兵天将。
  • 17、〈书〉丁忧。
  • 18、1.夫役和工匠。
  • 19、清代篆刻家。字敬身,号钝丁、砚林、龙泓山人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篆刻以汉印为基础,参以隶意,擅用切刀,方中有圆,朴拙苍古,为浙派“西泠八家”之首。著有《武林金石录》、《砚林诗集》等。
  • 20、1.以紬绢折纳的丁赋。
  • 21、1.茶名。
  • 22、人口:国家丁口连四海|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
  • 23、1.少壮。
  • 24、1.古代课税,征徭役,以年龄分为黄﹑小﹑中﹑丁﹑老五类。丁中为其中主要两类。此制始于北齐。历代迭有变更。

识丁的相关查询

识丁的意思解释、识丁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