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ì jiǎ  ]
  • ㄘˋ ㄐ一ㄚˇ
  • MJQ WNH

赐假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经皇帝批准而给与假期。

引证解释

⒈  经皇帝批准而给与假期。

《晋书·王国宝传》:“及弟 忱 卒, 国宝 自表求解职迎母,併奔 忱 丧,詔特赐假。”
《南史·颜竣传》:“以父 延之 致仕,固求解职,赐假未发,而 文帝 崩问至。”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闹宴》:“我的夫人呵,昨已单本题请他的身后恩典,兼求赐假西归。未知旨意何如?”

国语辞典

⒈  上司或主事者准予休假的敬辞。

《南史·卷一九·谢灵运传》:「灵运表陈疾,赐假东归。」
《红楼梦·第七一回》:「话说贾政回京之后,诸事完毕,赐假一月在家歇息。」

赐假(ci jia)同音词

  • 1、词家[cí jiā ]

    1.擅长诗文的人。 2.专指擅长填词﹑有较大成就的人。

  • 2、词价[cí jià ]

    1.指诗文的名声。

  • 3、疵瘕[cī jiǎ ]

    1.腹中结块之疾。 2.指责﹐指摘。

  • 4、辞家[cí jiā ]

    1.离别家园。 2.指辞赋家。

  • 5、雌甲[cí jiǎ ]

    1.年逾花甲之同庚者二人﹐其幼者之甲子为雌甲子。宋刘克庄《挽蔡遵府阁学》诗之二﹕"雌甲何其厄﹐同庚只休。"元方回《寄寿牟提刑献之巘诗序》﹕"前浙东宪使大卿陵阳牟公献之先生宝庆三年丁亥年正月十一日生﹐其贤子孙以丙申正旦奉觞为亲庭庆七十。紫阳方回亦以丁亥年前五月十一日生﹐为雌甲子。"又诗﹕"我亦七旬乃雌甲﹐林惭磵愧负山灵。"一说甲子逢双日者。

  • 6、此家[cǐ jiā ]

    1.犹言此人。

  • 7、次家[cì jiā ]

    1.犹各家。

赐假词语接龙

  • 1、跟事物本质不符合的表面现象:擦亮眼睛,不要被~所迷惑。也作假相。
  • 2、1.托身;化身。
  • 3、1.休假。
  • 4、1. 为诬陷人而虚构的案件。
  • 5、1.见"假版"。
  • 6、1.亦作"假板"。 2.谓未经朝廷宣布的权宜任命;或指对低级官吏不须通过朝廷的任命。受任命者称假版官。 3.指权宜任命的证书。
  • 7、为了使人错认而装扮成跟本人不同的另一种人或另一个人;化装:他~什么人,就像什么人。
  • 8、1.诽谤。
  • 9、1.借来的城池。
  • 10、1.作假;虚构。
  • 11、1.虚假的延续。
  • 12、牙齿脱落或拔除后镶上的牙,多用瓷或塑料等制成。
  • 13、1.暂且延缓。
  • 14、1.虚言,假话。
  • 15、1.宽纵;宽容。
  • 16、①虚假的心意:虚情~。 ②故意(表现或做出):他~笑着问,‘刚来的这位是谁呢?’
  • 17、1.暂时安葬。
  • 18、1.封建时代称以归隐为名,而实为欺世盗名的所谓隐士及其行为。
  • 19、1.鸨母。
  • 20、1.假借事物作比喻。
  • 21、1.见"假黄钺"。
  • 22、1.见"假葬"。
  • 23、1.亦作"假塟"。 2.谓暂时浅埋以待改葬。
  • 24、1.即使,如果。

赐假的相关查询

赐假的意思解释、赐假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