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ù hú  ]
  • ㄨˋ ㄏㄨˊ
  • FTER FPGC

雾縠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薄雾般的轻纱。

⒉  像轻纱一样的烟云薄雾。

引证解释

⒈  薄雾般的轻纱。

《文选·宋玉<神女赋>》:“动雾縠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
李善 注:“縠,今之轻纱,薄如雾也。”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於是 郑 女 曼姬,被阿緆,揄紵縞,杂纎罗,垂雾縠。”
刘良 注:“雾縠,其细如雾,垂之为裳也。”
前蜀 魏承班 《渔歌子》词:“柳如眉,云似髮,鮫綃雾縠笼香雪。”
清 郑燮 《大中丞尹年伯赠帛》诗:“忽惊雾縠来相赠,便剪春衫好出游。”
朱自清 《温州的踪迹》三:“这也是个瀑布;但是太薄了,又太细了。有时闪着些须的白光;等你定睛看去,却又没有--只剩一片飞烟而已。从前有所谓‘雾縠’,大概就是这样了。”

⒉  像轻纱一样的烟云薄雾。

五代 和凝 《临江仙》词:“海棠香老春江晚,小楼雾縠涳濛。”
宋 苏轼 《龙尾石月砚铭》:“萋萋兮雾縠,宛宛兮黑白。”

国语辞典

⒈  如薄雾般轻软细纱所制成的服装。

《文选·宋玉·神女赋》:「动雾縠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
《汉书·卷二二·礼乐志》:「被华文,厕雾縠,曳阿锡,佩珠玉。」

雾縠(wu hu)同音词

  • 1、呜乎[wū hū ]

    1.见"呜呼"。

  • 2、呜呼[wū hū ]

    ①叹词。表示叹息:呜呼哀哉。 ②旧时祭文中常用“呜呼”,因以借指死亡:一命呜呼。

  • 3、乌乎[wū hū ]

    1.亦作"乌呼"﹑"乌呼"﹑"乌呼"。同"呜呼"。叹词。 2.同"恶乎"。疑问代词。怎样,怎么。

  • 4、乌呼[wū hū ]

    1.见"乌乎"。

  • 5、乌浒[wū hǔ ]

    1.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名。亦指其居住地区。

  • 6、物斛[wù hú ]

    1.借指粮食。斛,古代量器。

  • 7、五胡[wǔ hú ]

    1.晋武帝死后,晋室内乱,北方少数民族匈奴族的刘渊及沮渠氏赫连氏,羯族石氏,鲜卑族慕容氏及秃发氏乞伏氏,氐族苻氏吕氏,羌族姚氏,相继在中原称帝,史称"五胡"。

  • 8、五湖[wǔ hú ]

    1.古代吴越地区湖泊。其说不一:(1)吴县南部的湖泽。《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扬州……其泽薮曰具区,其川三江,其浸五湖。"郑玄注:"具区﹑五湖在吴南。浸,可以为陂灌溉者。"具区,即太湖。(2)即太湖。《国语.越语下》:"果兴师而伐吴,战于五湖。"韦昭注:"五湖,今太湖。"《文选.郭璞<江赋>》:"注五湖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李善注引张勃《吴录》:"五湖者,太湖之别名也。"(3)太湖及附近四湖。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入五湖之中。"徐天佑注引韦昭曰:"胥湖﹑蠡湖﹑洮湖﹑滆湖,就太湖而五。"

  • 9、五觳[wǔ hú ]

    1.不耐水旱的下等薄土。

  • 10、五虎[wǔ hǔ ]

    1.指明代宦官魏忠贤私党中的五个文臣。 2.指南明桂王时与锦衣指挥使李元胤结党揽权的五个官员。

雾縠词语接龙

  • 1、1.泛指丝织物。
  • 2、1.犹丝履。
  • 3、1.绉纱薄衫。
  • 4、1.绉纱似的皱纹。常用以喻水的波纹。
  • 5、1.见"縠皱"。
  • 6、1.亦作"縠绉"。 2.绉纱似的皱纹。
  • 7、觫伏罪縠觫:害怕颤抖的样子。十分害怕,浑身颤抖地表示认罪。
  • 8、淲池1.即滮池。古水名。
  • 9、淲沱1.见"淲池"。
  • 10、豰觫1.亦作"觳觫"。
  • 11、冱冻1.谓天寒地冻。
  • 12、冱寒1.闭寒。谓不得见日,极为寒冷。
  • 13、冱涸1.凝结。比喻忧思郁结。涸,通"冱",寒气凝结。
  • 14、冱结1.凝结。
  • 15、冱冥1.阴晦寒冷。
  • 16、冱霜1.犹霜冻。
  • 17、冱严1.谓天寒地冻。
  • 18、冱阴1.阴冷之气,凝聚不散。
  • 19、帍裱1.古代妇女的披巾。
  • 20、护岸保护海岸、河岸等使不受波浪冲击的建筑物,多用石块或混凝土筑成。
  • 21、护庇1.庇护。
  • 22、护跸1.护卫帝王的车驾。
  • 23、护壁墙裙。
  • 24、护臂1.保镖。

雾縠的相关查询

雾縠的意思解释、雾縠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