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ān lán  ]
  • ㄢ ㄌㄢˊ
  • PV IUS

安澜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水波平静。比喻太平。谓使河流安稳不泛滥。

引证解释

⒈  水波平静。比喻太平。

《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天下安澜,比屋可封。”
李善 注:“澜,水波也,安澜,以喻太平。”
明 无名氏 《运甓记·帅阃宾贤》:“用之将帅,必能扶弱鼎于安澜;委以一方,定可起疲民于袵席。”
清 梁清标 《送张伯珩同年按蜀》诗:“按部诸侯争负弩,洗兵 三峡 见安澜。”
福州评话《老渔翁歼敌记》:“红旗飘飘河山壮丽,渔乡繁盛海国安澜。”

⒉  谓使河流安稳不泛滥。

清 冯桂芬 《致李伯相书》:“将来恐不能不出於河自河,漕自漕,河专主安澜,漕专主海运而后定。”
《清史稿·河渠志一》:“前筑土坝,保固隄根,频岁安澜,已著成效。”

国语辞典

⒈  水波平静。比喻天下太平。

《文选·王襃·四子讲德论》:「天下安澜,比屋可封。」

⒉  清朝河工主管人员在秋汛后,奏报黄河未决口,称为「安澜」。

《清史稿·卷一二六· 河渠志一》:「前筑土坝,保固隄根,频岁安澜,已著成效。」

安澜(an lan)同音词

  • 1、案览[àn lǎn ]

    1.查阅。

安澜词语接龙

  • 1、1.水曲。
  • 2、1.杂乱交错貌。
  • 3、1.波涛。
  • 4、1.狂澜倾倒。比喻某种势力﹑风气发展凶猛。 2.狂澜既倒。比喻正气沦没。
  • 5、1.亦作"澜翻"。水势翻腾貌。 2.比喻言辞滔滔不绝。 3.形容笔力或文章气势奔放跌宕。
  • 6、1.水势浩大貌。
  • 7、1.(价格)低廉。
  • 8、1.流貌。
  • 9、1.放浪无拘。
  • 10、1.亦作"澜熳"。 2.分散﹑杂乱貌。 3.形容色彩浓厚鲜明。 4.兴会淋漓貌。
  • 11、1.见"澜漫"。
  • 12、1.清澄如水。
  • 13、1.汍澜。泪流貌。
  • 14、1.波纹。
  • 15、沧江中国西南地区大河。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北麓,从北向南经西藏、云南,出国境后称湄公河。注入南海。全长4688千米(中国境内段长2354千米)。中游处于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水流湍急。下游两岸山势渐低,峡谷和平坝相间。流量丰,落差大,富水能资源。
  • 16、倒波随犹言随波逐流。比喻言行无标准。
  • 17、褴褛1.亦作"?褛"。亦作"?缕"。 2.形容衣服破烂。 3.比喻破旧。 4.无缘饰的破旧短单衣。 5.泛指破烂的衣服。
  • 18、烂贱1.极贱,谓价格极低。
  • 19、烂浆1.形容物成稀糊状。
  • 20、烂酱1.形容物体呈稀烂的糊状。
  • 21、烂开1.盛开。
  • 22、烂柯柯:斧柄。任fc2d《述异记》载:晋朝王质上石室山伐木,见仙人弈棋,弹琴唱歌,没多久,斧柄烂尽,回到家中,同时代人都已老死。后以“烂柯”指世事变幻:阅世深疑已烂柯|懒向时人说烂柯。
  • 23、烂溃1.溃烂。
  • 24、烂烂1.光亮貌;光芒闪耀貌。 2.色彩鲜艳貌。

安澜的相关查询

安澜的意思解释、安澜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