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ǔ jū  ]
  • ㄅㄨˇ ㄐㄨ
  • PUH AEG

补苴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补缀,缝补。语本汉·刘向《新序·刺奢》:“今民衣敝不补,履决不苴。”引申为弥补缺陷。

引证解释

⒈  引申为弥补缺陷。

语本 汉 刘向 《新序·刺奢》:“今民衣敝不补,履决不苴。”
《明史·武宗纪赞》:“犹幸用人之柄躬自操持,而秉钧诸臣,补苴匡救,是以朝纲紊乱,而不底於危亡。”
清 陈学泗 《纪事》诗:“漫议补苴停转运,最怜剜肉赐全租。”
李大钊 《警告全国父老书》:“民国 肇造,邦基未安,方期举我全国刚毅强国之人心,尝胆卧薪之志气,艰难缔造,补苴弥缝。”

国语辞典

⒈  弥补缺漏。

唐·韩愈〈进学解〉:「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补苴(bu ju)同音词

  • 1、卜居[bǔ jū ]

    ①择地居住。 ②《楚辞》篇名。写屈原被放逐后三年,向太卜郑詹尹提出了大量世道不清、善恶颠倒的疑问,请他用占卜来决疑,但郑詹尹认为占卜也不能判断。篇中表达了作者的愤世嫉俗之情,一般认为是后人假托屈原之名所作。

  • 2、哺鞠[bǔ jū ]

    1.犹哺育;养育。

  • 3、捕鞠[bǔ jū ]

    1.捕捉审讯。鞠,同"鞫"。

  • 4、布局[bù jú ]

    ①指作文、绘画等的构思安排:文章布局有了初步设想。 ②对建设等事物的设计规划:工业布局|建设小区布局。

  • 5、不居[bù jū ]

    1.无人居住;不能居住。 2.不停留。 3.不占有。

  • 6、不拘[bù jū ]

    ①不拘泥;不受限制:不拘一格降人材。 ②连词。不管;不论:不拘多少都使得。

  • 7、不举[bù jǔ ]

    1.不举起。 2.指不升起。 3.不能举;举不起。 4.不举办;不进行。 5.不检举;不告发。 6.不推荐。 7.不抚养。 8.不祭祀。 9.没有攻下。 10.古代逢大的天灾人事,皆除去盛馔,偃息声乐,称作"不举"。

  • 8、不具[bú jù ]

    1.不齐备;不完备。 2.书信末尾常用语,犹言不详备。

  • 9、怖沮[bù jǔ ]

    1.恐惧沮丧。

  • 10、怖惧[bù jù ]

    1.恐惧;惶恐。

补苴词语接龙

  • 1、1.子麻所织的粗布。
  • 2、1.丧服中麻布制的无顶冠与腰带。亦指居丧。
  • 3、1.粗劣的衣服。
  • 4、1.古代祭祀时用作陈列祭品的草席。
  • 5、大麻的雌株,能够结子作种。
  • 6、1.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用该方颜色的泥土,覆以黄土,包以白茅,授予受封者,作为分封土地的象征。
  • 7、1.丧服之一种。用苴麻之布所制的丧服。
  • 8、1.苴,雌麻;枲,雄麻。此指用麻布所制的丧服。
  • 9、1.古代居父丧时孝子所用的竹杖。 2.指父丧。
  • 10、茅焘土1.同"苴茅裂土"。 2.焘,覆。
  • 11、茅裂土1.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取该方颜色的泥土,覆以黄土,包以白茅,授予被封者。这是古代分封诸侯的一种仪式。
  • 12、枸橼又称“香橼”。芸香科。常绿小乔
  • 13、柜柳1.木名。,即杞柳。
  • 14、居尝1.平时,平常。
  • 15、居常1.遵常例,守常道。 2.平时;经常。
  • 16、居巢1.笙。 2.居于巢穴。
  • 17、居成1.谓身居治国之位。
  • 18、居处1.指平日的仪容举止。 2.指日常生活。 3.安置;处置。
  • 19、居次1.匈奴对单于女儿的称谓。
  • 20、居病1.犹言处于病中。
  • 21、居材1.谓处置木材。
  • 22、居产1.家产。
  • 23、拘陋1.刻板浅陋。
  • 24、拘録1.拘束谨慎。一说为勤劳。 2.拘禁;逮捕。

补苴的相关查询

补苴的意思解释、补苴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