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ū shì  ]
  • ㄌ一ㄡ ㄕˋ
  • IQYL RVYE

溜势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顺势活动。

引证解释

⒈  顺势活动。

《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但觉一个东西贴在辫顶上左闪右闪,那件东西摆脱不开,溜势的才拨转身来,那件东西却又随身转过去了。”

溜势(liu shi)同音词

  • 1、六师[liù shī ]

    1.周天子所统六军之师。《书.康王之诰》:"张皇六师,无坏我高祖寡命。"曾运干正读:"六师,天子六军。周制一万二千五百人为师。"《孟子.告子下》:"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后以为天子军队之称。《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尽力输诚,奬厉六师……以宁社稷,以报万分。"唐许敬宗《奉和入潼关》诗:"济潼纡万乘,临河耀六师。"清魏源《圣武记》卷六:"及车驾将至,冰骤坚,六师毕济。"亦泛指全部军队。参见"六军"。

  • 2、六虱[liù shī ]

    1.谓危害国家的六事。《商君书·弱民》:"三官生虱六:曰岁,曰食,曰美,曰好,曰志,曰行……六虱成俗,兵必大败。"亦以礼乐﹑诗书﹑修善孝弟﹑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为"六虱"。见《商君书·靳令》。

  • 3、六诗[liù shī ]

    1.犹六义。 2.指大雅﹑小雅﹑正风﹑变风﹑变大雅﹑变小雅。参阅五代齐己《风骚旨格》。

  • 4、六时[liù shí ]

    1.攻伐他国的六种时机。 2.佛教分一昼夜为六时: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后夜。 3.古分一昼夜为十二时﹐昼夜分言﹐则谓"六时"。常以指白日。

  • 5、六识[liù shí ]

    1.佛教所称之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而生见﹑闻﹑嗅﹑味﹑觉﹑知六种认识作用。"六识"为大﹑小乘之共说﹐而位于大乘八识中之前六识﹐故亦称"前六识"。

  • 6、六食[liù shí ]

    1.六谷所作的食物。 2.古代军事家为长期坚守城池所提出的一种节约粮食的措施:一斗粮食分为六份﹐每天吃两份﹐为一人三天的限量。

  • 7、六世[liù shì ]

    1. 指秦国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六代先王。如:奋六世之余烈。——汉·贾谊《过秦论》。

  • 8、六市[liù shì ]

    1.犹六街﹐指都市的大街闹市。

  • 9、六事[liù shì ]

    1.上古指领兵的六卿。《书.甘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车之人﹐予誓告汝。'"孔传:"各有军事﹐故曰六事。"后因以指朝中的军事大臣。 2.相传商初天下大旱﹐汤曾祷于桑林﹐以六事自责。 3.谓貌﹑言﹑视﹑听﹑思心﹑王极。古人以为此六者有失﹐必致六气相伤﹐发生灾害。 4.考察地方官吏政绩的六项内容。 5.指六书。

  • 10、六誓[liù shì ]

    1.《尚书》中六篇誓文的总称。

溜势词语接龙

  • 1、1.样子;姿势。
  • 2、1.有权势,居要职。亦指有权有势的人。 2.大势和关键。
  • 3、耀1.犹势望。
  • 4、1.犹权位。
  • 5、1.以势利相交的朋友。
  • 6、1.犹后盾。势,也写作"埶"。
  • 7、1.佛教语。大势至菩萨的省称,为"西方三圣"(弥陀﹑观音﹑势至)之一,阿弥陀佛的右胁侍。
  • 8、1.架势,姿势。 2.势力。 3.势头;情势。 4.犹架子。 5.围棋术语。指占据棋心与四面"星"位的棋子。 6.现仅指"星"位四子。
  • 9、有权势的家族:法禁屈挠于势族。
  • 10、副词。表示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双方的矛盾势必进一步激化。
  • 11、1.权势,地位。
  • 12、1.阴茎;男子和某些雄性哺乳动物的生殖器。
  • 13、1.有势力的豪强。
  • 14、1.方言。犹势头。
  • 15、1.亦作"势藉"。 2.权势地位。
  • 16、1.有权势的人家。
  • 17、1. 两等势线之间的压力之差。
  • 18、1.攀权附势之交。
  • 19、1.见"势籍"。
  • 20、1. 力场中势(位)能最小明显确定的区域。
  • 21、1.地位;位置。
  • 22、1.即局势。
  • 23、1.架势;情况。
  • 24、1.权力,处于高位而产生的威力。 2.泛指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力量。 3.方言。犹派头,架子。 4.犹势利。

溜势的相关查询

溜势的意思解释、溜势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