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ī bū  ]
  • ㄐ一 ㄅㄨ
  • TDNJ SPI

稽逋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查究逃亡。

引证解释

⒈  查究逃亡。

唐 韩愈 《东都遇春》诗:“转输非不勤,稽逋有军令。”

稽逋(ji bu)同音词

  • 1、鸡卜[jī bǔ ]

    1.古代占卜法之一。以鸡骨或鸡卵占吉凶祸福。

  • 2、积逋[jī bū ]

    1.指累欠的赋税。亦谓积欠赋税。

  • 3、积步[jī bù ]

    1.累积步子。

  • 4、吉卜[jí bǔ ]

    1.吉利的卜兆。

  • 5、箕卜[jī bǔ ]

    1.吴中古俗﹐每岁正月灯节﹐取筲箕饰以女装﹐插箸为口谓之箕姑﹐令二童子夹扶之﹐使书沙盘﹐以占吉凶﹐称为箕卜。

  • 6、急步[jí bù ]

    1.快步。

  • 7、迹捕[jì bǔ ]

    1.亦作"迹捕"。 2.跟踪追捕。

  • 8、疾步[jí bù ]

    快步:~行走。

  • 9、羁步[jī bù ]

    1.谓步履羁迟。

  • 10、基步[jī bù ]

    1.犹初步。

稽逋词语接龙

  • 1、1.指欠交的租钱。布,古代指钱币。
  • 2、1.指逃散的残敌。 2.指逃散馀留的百姓。
  • 3、1.逃亡之臣。
  • 4、1.亦作"逋?"。 2.懈怠松弛,不尽责。 3.拖欠。
  • 5、1.逃寇。
  • 6、1.逃窜。
  • 7、1.犹逋慢。
  • 8、1.借贷官物,逃匿不还。 2.指借贷官物拖欠不还。
  • 9、1.离职游荡;散漫游荡。 2.流散。
  • 10、1.逃亡。
  • 11、1.见"逋惰"。
  • 12、1.亦作"逋堕"。 2.拖延怠惰。
  • 13、1.乱发。
  • 14、1.拖欠赋税﹑债务。 2.指未偿的仇恨。 3.拖欠;短少。
  • 15、1.未交的赋税。 2.指逃避赋税。
  • 16、1.逃亡﹑减少。
  • 17、1.欠交赋税的人家。
  • 18、1.拖欠;延缓。
  • 19、1.贬称流寇。
  • 20、1.犹积欠。
  • 21、1.谓逃避或抗交租税。
  • 22、1.旧指交易中的拖欠刻剥现象。
  • 23、1.逃离的人。 2.避世之人;隐士。 3.漂泊流亡的人;失意的人。
  • 24、1.欠交的赋税。 2.指拖欠赋税。

稽逋的相关查询

稽逋的意思解释、稽逋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