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ǐ ɡē  ]
  • 一ˇ ㄍㄜ
  • WDS SKS

倚歌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谓倚靠物体而歌。

⒉  谓以乐器为歌声伴奏。

⒊  古代乐歌的一种。其伴奏有鼓吹而无弦乐。

引证解释

⒈  谓倚靠物体而歌。按,“倚歌 覆釜 之山”,犹言倚 覆釜 之山而歌。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 禹 ﹞梦见赤绣衣男子,自称 玄夷 苍水 使者,闻帝使 文命 於斯,故来候之。非厥岁月,将告以期,无为戏吟,故倚歌 覆釜 之山。”

⒉  谓以乐器为歌声伴奏。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清溪庙神》:“﹝女﹞乃令婢子歌《繁霜》,自解裙带,繫箜篌腰,叩之以倚歌。”
唐 郑嵎 《津阳门诗》:“玉奴 琵琶龙香拨,倚歌促酒声娇悲。”
宋 苏轼 《赤壁赋》:“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清 吴兰修 《黄竹子传》:“乃更为 吴 声,生每擫笛倚歌,以迟声媚之。”

⒊  古代乐歌的一种。其伴奏有鼓吹而无弦乐。按,《清商曲辞·西曲歌》中的《青阳度》、《女儿子》、《来罗》、《夜黄》等篇均为倚歌。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青阳度》解题引《古今乐录》:“凡倚歌悉用铃鼓,无弦有吹。”

国语辞典

⒈  依照音乐的旋律。

唐·郑嵎〈津阳门〉诗:「玉奴琵琶龙香拨,倚歌促酒声娇悲。」
宋·苏轼〈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⒉  乐曲名。魏、晋清商乐的一种。演唱时用铃、鼓和管乐器伴奏。

倚歌(yi ge)同音词

  • 1、逸歌[yì ɡē ]

    1.声情激越的诗歌。

  • 2、逸格[yì ɡé ]

    1.超逸的格调。

  • 3、劓割[yì ɡē ]

    1.残害。

  • 4、一割[yì ɡē ]

    1.本指切割一次,后即用为行使一次或负责一次之词。语本《后汉书·班超传》:"昔魏绛列国大夫,尚能和辑诸戎,况臣奉大汉之威,而无鉛刀一割之用乎?"

  • 5、一个[yí ɡè ]

    1.表数量。单个。用于人和各种事物。 2.整个。 3.用在动词和补语之间,表示程度。 4.跟名词﹑动词结合,用在谓语动词前,表示快速或突然。

  • 6、议革[yì ɡé ]

    1.谋议革除﹑裁撤。

  • 7、衣格[yī ɡé ]

    1.见"衣裳格子"。

  • 8、翼鬲[yì ɡé ]

    1.同"翼翮"。

  • 9、意格[yì ɡé ]

    1.指诗文的意境与格调。

  • 10、夷歌[yí ɡē ]

    1.夷人的歌曲。亦泛指外族的歌曲。

倚歌词语接龙

  • 1、1.聚集歌唱的地方。
  • 2、演唱歌曲的营业性娱乐场所。
  • 3、1.亦作"歌僮"。 2.以歌唱为生的儿童。
  • 4、1.见"歌童"。
  • 5、1.指笛﹑箫一类的管乐器。
  • 6、1.相传隋炀帝凿汴河时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歌头"即指全曲之首章。又﹐截大曲多遍之开头部分﹐倚声填词﹐亦谓"歌头"。 2.词牌名。五代李存勖有《歌头》词﹐见《尊前集》。亦为"水调歌头"的简称。 3.指领唱者。
  • 7、壮族的娱乐习俗。多在农闲或春节、中秋等节日于山林坡地举行。届时,男女老少盛装赴会,少者数百人,多者上万人。通常以青年男女对唱山歌为主。还举行抛绣球、碰彩蛋、放花炮等文娱活动。
  • 8、1.歌曲的风味。
  • 9、唱歌和舞蹈的合称:~团ㄧ表演~。
  • 10、1.同"歌舞"。
  • 11、1.歌唱嬉戏。
  • 12、歌唱演奏:欲造乐府歌弦之。
  • 13、1.犹歌声。
  • 14、1.歌唱笑乐。
  • 15、放声歌唱:临流歌啸。
  • 16、有名的歌唱演员。
  • 17、古代诗体的一种。大多模拟乐府诗的风格,形式自由,语言通俗,多叙事之作。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
  • 18、1.广西壮族农村中一种传统的群众性歌唱活动。又称歌圩。这种活动多在节日或农闲时举行﹐一般有数百人至上千人参加。届时男女青年从四处汇集﹐进行对唱﹐歌词多是临时编的﹐主要内容是表述爱情﹑庆贺丰收﹑祝福平安﹑增进友谊等。
  • 19、1.有歌者唱歌劝酒的宴席。
  • 20、指随口唱出,没有音乐伴奏的韵语,如民歌、民谣、儿歌等。
  • 21、1.民歌﹑民谣﹑儿歌﹑童谣的统称。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现则统称为歌谣。 2.歌唱。 3.歌颂。
  • 22、歌唱;吟咏。
  • 23、1.佛教语。谓赞唱经咒﹑偈颂。其法源自古印度。
  • 24、1.即拍板。乐器。歌唱时用以打拍子﹐故名。

倚歌的相关查询

倚歌的意思解释、倚歌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