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ái quǎn  ]
  • ㄅㄞˊ ㄑㄨㄢˇ
  • RRR DGTY

白犬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白狗。

⒉  芍药的别名。

引证解释

⒈  白狗。

《晋书·五行志中》:“元帝 永昌 二年,大将军 王敦 下据 姑孰。百姓讹言,行虫病,食人大孔,数日入腹,入腹则死;疗之有方,当得白犬胆以为药。”
唐 顾况 《望简寂观》诗:“青嶂青溪直復斜,白鸡白犬到人家。”

⒉  芍药的别名。

清 陈元龙 《格致镜原》卷七一:“《本草经》云:‘芍药一名白犬,生山谷及中岳。’昔有猎者,见白犬入地中,掘得一草根携归植之。明年开花,乃芍药也。故谓芍药为白犬。”

白犬(bai quan)同音词

  • 1、白泉[bái quán ]

    1.传说中的白色泉水。亦泛指清泉。

  • 2、百全[bǎi quán ]

    1.犹万全;百无一失。

  • 3、百泉[bǎi quán ]

    ①在河北邢台市。有十五个泉群,水量大,水质好,是当地工农业和生活用水水源。 ②在河南辉县市。泉水汇聚为巨池。经历代开凿成湖,面积为34万平方米。湖畔遍布亭台楼榭和寺祠院殿。有唐宋以来石刻碑铭。为河南著名风景区。

白犬词语接龙

  • 1、齿1.带有圆锥形尖端的牙齿。2.门牙两侧长而带尖的牙齿。
  • 2、1.犹言小奴才。
  • 3、1.狗皮做成的盛兵器的用具。
  • 4、1.亦作"犬禍"。 2.古代将与犬有关的变异视作凶兆﹐附会人事﹐称为"犬祸"。语出《史记.吕太后本纪》:"三月中﹐吕后祓﹐还过轵道﹐见物如苍犬﹐据高后掖﹐忽弗复见。卜之﹐云赵王如意为祟。高后遂病掖伤。"
  • 5、1.见"犬祸"
  • 6、1.狗和鸡。 2.指鸡鸣狗盗之技。
  • 7、哺乳纲食肉目的一科。颜面长;鼻腔大,密布嗅神经,故嗅觉灵敏;臼齿较多,裂齿发达;四肢长,前足五趾,后足四趾,爪不能伸缩。几乎遍布全世界。如犬、狼、狐、貉等。
  • 8、①狗和马:声色犬马。 ②古代臣子在君主前的自卑之称或卑幼者在尊长前的自谦之称:犬马恋主|犬马之报。
  • 9、1.指军营四面警犭守护之处。
  • 10、1.《周礼》官名。
  • 11、1.古族名。戎人的一支。即畎戎。又称畎夷﹑犬夷﹑昆夷﹑绲夷等。 2.旧时对我国少数民族的蔑称。 3.对外国侵略者的蔑称。 4.古神话传说中的人种。 5.传说中的国名。详"犬封国"。
  • 12、1.原指古希腊犬儒学派的哲学家。他们提出绝对的个人精神自由﹐轻视一切社会虚套﹑习俗和文化规范﹐过着禁欲的简陋生活﹐被当时人讥为穷犬﹐故称。后亦泛指具有这些特点的人。
  • 13、1.狗和猪。 2.比喻鄙贱之人。
  • 14、1.《晋书.陆机传》:"初机有骏犬﹐名曰黄耳﹐甚爱之。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笑语犬曰:'我家絶无书信﹐汝能赍书取消息不?'犬摇尾作声。机乃为书以竹筒盛之而系其颈﹐犬?路南走﹐遂至其家﹐得报还洛。其后因以为常。"后因称家信为"犬书"。
  • 15、1.狗的牙齿。 2.喻形如犬牙之物。 3.像犬牙般交错。多指地形﹑地势。 4.齿的一种。详"犬齿"。
  • 16、1.狗和羊。 2.常用以比喻任人宰割者﹐如俘虏﹑囚犯等。 3.旧时对外敌的蔑称。
  • 17、1.即犬戎。
  • 18、1.狗和猪。 2.喻卑劣或卑劣之人。
  • 19、1.幼犬。 2.汉司马相如的小名。 3.谦称自己的儿子。 4.对别人儿子的鄙称。
  • 20、1.狗叫。喻小的惊扰。
  • 21、封国1.传说中的国名。
  • 22、马病1.犹犬马之疾。
  • 23、马齿1.臣子对君上卑称自己的年龄。 2.用为对尊上卑称自己的年龄。
  • 24、马恋1.见"犬马恋主"。

白犬的相关查询

白犬的意思解释、白犬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