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ā lù  ]
  • ㄕㄚ ㄌㄨˋ
  • IIT KHT

沙路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沙滩上的路;沙石路。

⒉  指唐代专为宰相通行车马所铺筑的沙面大路。

⒊  即沙线。

引证解释

⒈  沙滩上的路;沙石路。

北周 庾信 《望野》诗:“涸渚通沙路,寒渠塞水门。”
唐 孟浩然 《夜归山门歌》:“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 鹿门。”
宋 陆游 《舟中》诗:“忽听疏鐘知寺近,笑寻沙路上 牛头。”
元 周权 《秋日》诗:“石脉泉花蘸眼明,竹根沙路旧经行。”
清 李必恒 《﹝乙﹞丑纪灾诗》之七:“归墟迷海口,沙路塞 云梯。”

⒉  指 唐 代专为宰相通行车马所铺筑的沙面大路。参见“沙堤”。

唐 李贺 《沙路曲》:“柳瞼半眠丞相树,珮马钉铃踏沙路。”
清 唐孙华 《御笔赐故相李文恪公笃念前劳匾额恭纪》诗之一:“许身直拟学 皋 夔,沙路登庸髩已丝。”

⒊  即沙线。参见“沙綫”。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八:“是故海上之兵,无风不战,大风不战,大雨不战,逆风逆潮不战,阴云蒙雾不战,日晚夜黑不战,颶风将至、沙路不熟、贼众我寡、前无泊地皆不战。”

沙路(sha lu)同音词

  • 1、沙鹭[shā lù ]

    1.栖息在沙滩或沙洲上的鹭鸶。

  • 2、沙麓[shā lù ]

    1.见"沙鹿"。

  • 3、沙卤[shā lǔ ]

    1.亦作"沙卤"。 2.指含沙多和碱性重的土质。

  • 4、沙鹿[shā lù ]

    1.亦作"沙麓"。 2.古山名。一说古地名。故址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春秋.僖公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杜预注:"沙鹿,山名。平阳元城县东有土山。"《公羊传.僖公十四年》:"沙鹿崩。沙鹿者何?河上之邑也。"据《后汉书.元后传》载,春秋晋国有史官以为沙麓崩陷乃"阴为阳雄﹐土火相乘"之象﹐断言六百四十五年后宜有圣女兴。因以"沙鹿"作为颂扬皇太后﹑皇后之词。

  • 5、杀僇[shā lù ]

    1.见"杀戮"。

  • 6、杀戮[shā lù ]

    大量地杀死或伤害:大肆杀戮|杀戮无辜百姓。

沙路词语接龙

  • 1、1.路边。
  • 2、1.即路车。
  • 3、1.途中相遇。
  • 4、1.特指在铁路部门工作的人员。
  • 5、1.路上设置的障碍物。
  • 6、1.准许通行的证件。
  • 7、1.有关道路的行政管理。指铁路和公路。
  • 8、1.道路中间。 2.复姓。
  • 9、1.路旁掩埋无主尸骸的坟墓。
  • 10、1.路费。
  • 11、1.道路;路径。 2.指门路。 3.路数,风格。
  • 12、1.道路中央。
  • 13、1.在路旁迎接。
  • 14、指股份公司为了与投资者沟通和交流而举行的股票发行推介会,是英语road show的意译。
  • 15、1.路费。
  • 16、1.古代的通行凭证。
  • 17、1.路费,旅费。
  • 18、1.道路的表层,用土﹑小石块﹑混凝土或沥青等铺成。
  • 19、1.道路。 2.比喻门径。
  • 20、1.标明交通路线或地名的牌子。
  • 21、1.指位于公路两旁。2.花坛的围边;小道、大路或铁路线边缘一条有植物的狭长地带。如:路旁的青草也失去了超过路面的应有高度。
  • 22、1.一种证明身份的通行凭证。
  • 23、1.通行的凭证。
  • 24、1.路旁的蒲柳,即水杨。喻指低贱之物。

沙路的相关查询

沙路的意思解释、沙路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