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ǔ lí  ]
  • ㄕㄨˇ ㄌ一ˊ
  • TWI YRB

黍离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本为《诗·王风》中的篇名。《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仿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遂用作感慨亡国之词。

引证解释

⒈  本为《诗·王风》中的篇名。 《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閔 周 室之颠覆,徬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后遂用作感慨亡国之词。 三国 魏 曹植 《情诗》:“游子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序》:“麦秀之感,非独 殷 墟;黍离之悲,信哉 周 室。”
宋 柴望 《多景楼》诗:“昔日最多风景处,今人偏动黍离愁。”
明 张煌言 《舟次琅琦谒钱希声相公殡宫》诗之一:“赤手曾扶板荡运,黄肠犹带黍离愁。”

国语辞典

⒈  《诗经·王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黍离,闵宗周也。」一说此为行役者伤时之 诗。首章二句为:「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⒉  《诗经·王风·黍离》为行役者伤时的感慨,后用来形容苍凉荒芜景象。

宋·文及翁〈贺新郎 ·一勺西湖水〉词:「回首洛阳花石尽,烟渺黍离之地。」

黍离(shu li)同音词

  • 1、竖立[shù lì ]

    1.树立;建树。 2.亦作"竖立"。使物体与地面垂直。

  • 2、竖笠[shù lì ]

    1.吴地俗讳,以伞为竖笠。

  • 3、束理[shù lǐ ]

    1.犹治理,整理。

  • 4、束立[shù lì ]

    1.谓紧靠站立。

  • 5、黍醴[shǔ lǐ ]

    1.以黍米酿制的酒。

  • 6、暑吏[shǔ lì ]

    1.喻酷热大暑。吏,指酷吏。

  • 7、署理[shǔ lǐ ]

    代理或兼任官职:署理五河县事|上头委派人来署理。

  • 8、姝丽[shū lì ]

    1.美丽。 2.美女。

  • 9、疏理[shū lǐ ]

    1.亦作"疏理"。亦作"踈理"。 2.纹理粗糙。 3.指皮肤粗。 4.修整。 5.分别处理。 6.文章的思路脉络不严密紧凑。

  • 10、疏利[shū lì ]

    1.亦作"疎利"。 2.疏泄。

黍离词语接龙

  • 1、1.《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仿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遂以"离黍"为慨叹亡国之典。
  • 2、1.离开职守。
  • 3、1.谓历代相承﹐经历久长。
  • 4、1.离别后的思绪。
  • 5、1.避开俗世。谓隐居。 2.超出凡俗。
  • 6、〈书〉因分居而孤独;离散:~之感。
  • 7、1.饯别之堂。
  • 8、(文章或议论的内容)离开主题:~万里 ㄧ他说着说着就离了题。
  • 9、1.亦作"离逷"。 2.远远离开﹔使远去。 3.疏远。
  • 10、1.见"离逖"。
  • 11、1.古代建于离城稍远的道旁供人歇息的亭子。古人往往于此送别。
  • 12、1.谓陷入法网。
  • 13、①离别:叙离违之情。 ②不和睦;不团结:上下离违。
  • 14、1.设置卫兵。《左传.昭公元年》﹕"三月甲辰﹐盟。楚公子围设服离卫。"杜预注﹕"设君服﹐二人执戈陈于前以自卫。离﹐陈也。"一说一对卫兵。杨伯峻注﹕"离卫﹐卫即今之卫兵﹐卫兵成双对立者﹐谓之俪卫﹐亦作离卫。"《汉书.五行志中之上》﹕"设服离卫。"颜师古`引张晏曰﹕"离卫者﹐二人执戈在前也。"一说列队而行。
  • 15、1.离开本位﹑职守。 2.伤科病症名。即脱臼﹑脱骱。指组成关节的骨端脱离其正常位置。一般由外伤引起﹐多发生于肩﹑肘关节。
  • 16、1.陷入罗网。
  • 17、1.有分歧的文义。
  • 18、〈书〉①分离;离散:分崩~。 ②分析;辨析。
  • 19、1.离开席位。 2.饯别的宴席。
  • 20、1.见"离簁"。
  • 21、1.见"离簁"。 2.见"离纵"。
  • 22、1.见"离簁"。
  • 23、1.犹离间。
  • 24、1.见"离间"。

黍离的相关查询

黍离的意思解释、黍离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