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è sè  ]
  • ㄋㄜˋ ㄙㄜˋ
  • YMW IVY

讷涩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讷譅”。

⒉  谓言语迟钝,说话艰难。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訥譅”。谓言语迟钝,说话艰难。

汉 东方朔 《七谏·初放》:“平 生於国兮长於原 壄,言语訥譅兮又无彊辅。”
《隋书·文学传·祖君彦》:“﹝ 君彦 ﹞容貌短小,言辞訥涩,有才学。”
唐 张说 《季春下旬诏宴薛王山池序》:“敢惮鄙词之訥涩,恐貽盛集之芜秽云尔。”
宋 宋祁 《益州谢两府启》:“班春方始,诣府未辰,荣感所丛,訥涩非叙。”

国语辞典

⒈  不善于说话,拙于言辞。

《南史·卷五·齐废帝东昏侯本纪》:「故委任群小,诛诸宰臣,无不如意。性讷涩少言,不与朝士接。」

讷涩(ne se)同音词

  • 1、讷譅[nè sè ]

    1.见"讷涩"。

讷涩词语接龙

  • 1、1.谓看似古拙不流利,实则庄茂而沉着有力的笔法。
  • 2、1.干涩发红。
  • 3、1.谓言语迟钝。
  • 4、1.亦作"涩道"。 2.刻有花纹的倾斜石砌。无级次,亦可登。涩,急。以其促,故称。
  • 5、1.止泻的药剂。
  • 6、1.味道又涩又苦。
  • 7、1.古代宫墙基垒石凹入,作水纹状,谓之"涩浪"。
  • 8、1.竹的一种。
  • 9、1.谓文辞晦涩而凝炼。
  • 10、1.中医名词。脉象的一种。脉动往来不流利,虚细而迟。
  • 11、1.晦涩沉闷。
  • 12、1.犹险阻。 2.言语迟钝艰难。
  • 13、1.亦作"涩呐"。 2.说话﹑写文章迟钝。
  • 14、1.见"涩讷"。
  • 15、1.亦作"涩僻"。 2.(文词)生涩冷僻。
  • 16、1.亦作"涩体"。 2.指艰涩难读﹑自成一格的文章体式。
  • 17、1.谓因不滑润而梗噎。
  • 18、1.亦作"涩滞"。 2.险阻;不通畅。 3.指不滑润。 4.言语﹑思路等迟钝,不流畅。
  • 19、1.干涩沉重。
  • 20、1.竹的一种。
  • 21、巴巴1.形容不滑润。
  • 22、剌剌1. 形容很涩。如:他眼睛涩剌剌的,看不了几行字,直打瞌睡。如:这柿子涩剌剌的真难吃。
  • 23、于言论形容说话迟钝。
  • 24、廧夫1.古代官名。

讷涩的相关查询

讷涩的意思解释、讷涩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