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ù wèi  ]
  • ㄏㄨˋ ㄨㄟˋ
  • YNKC BG

扈卫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扈卫”。

⒉  帝王的随侍护卫。

⒊  指随侍护卫帝王。

引证解释

⒈  帝王的随侍护卫。

前蜀 杜光庭 《赵球司徒疾病修醮拜章词》:“自参扈卫之班,遂陟烟霄之路。”

⒉  指随侍护卫帝王。

宋 叶适 《上宁宗皇帝札子一》:“渡 江 以后,扈衞艰难,诛剪盗贼,大抵西兵西将之餘也。”
《宋史·职官志六》:“凡出入扈衞,守宿以奉上,开收閲习,转补以励下。”
元 吴莱 《楼光远家观宋绶景德卤簿图》诗:“启胠龙虎动,扈卫鸳鷺簉。”

扈卫(hu wei)同音词

  • 1、护尾[hù wěi ]

    1.笔法的一种。行笔至尾再反收其笔锋。

  • 2、护卫[hù wèi ]

    ①保护;保卫:在保安人员的~下安全抵达机场。 ②执行护卫任务的武装人员。

  • 3、护胃[hù wèi ]

    1.保护胃部的用品。

  • 4、胡为[hú wéi ]

    1.何为﹐为什么。

  • 5、虎威[hǔ wēi ]

    指武将的威风。也指威武的气概。

  • 6、虎闱[hǔ wéi ]

    1.古时国子学的代称。因其地在虎门之左﹐故有是称。 2.犹虎门。

  • 7、虎尾[hǔ wěi ]

    1.比喻危险的境地。

  • 8、虎卫[hǔ wèi ]

    1.守卫王宫或国门的勇士。

  • 9、户卫[hù wèi ]

    1.守卫宫门的禁军。

  • 10、户尉[hù wèi ]

    1.门神。道教称门神左者为门丞,右者为户尉。

扈卫词语接龙

  • 1、英国报纸。日报。前身是1821年创办的《曼彻斯特卫报》,1959年8月改现名。该报一般反映自由派观点。现在伦敦出版。
  • 2、1.卫护警跸。
  • 3、1.卫护遮掩。
  • 4、1.负责警卫的兵士。 2.唐时南衙禁兵的专称。
  • 5、1.指粗布衣服。语出《左传.闵公二年》:"卫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杨伯峻注:"大布衣﹑大白冠,所以示俭。"
  • 6、1.地区名。旧时西藏的别称。西藏旧分阿里﹑藏(后藏)﹑卫(前藏)﹑和康(一作喀木)四部,藏人用卫藏指前后藏,元明译为乌斯藏,清译为卫藏。清人著作中有时也用卫藏概称西藏四部。
  • 7、1.指孔子弟子子贡,姓端木,名赐。因其为卫人,故称。
  • 8、1.护卫侍从。 2.护卫侍从之人。
  • 9、1.指卫护儒家道统。宋明理学家称儒家学术思想授受的系统为道统。 2.指维护旧道德和旧伦理观念。
  • 10、1.春秋时卫国记载孔悝祖先功德的鼎。铭文见《礼记.祭统》。
  • 11、1.旧时军政机关和高级军官用来保护自己的部队或警卫人员。
  • 12、1.守护侍奉。
  • 13、1.古代九服之一。 2.指五服之一。见《书.康诰》。参见"九服"﹑"五服"。
  • 14、1.卫帅的符印。
  • 15、1.犹养护,保养。
  • 16、1.犹维护。
  • 17、1.《左传.闵公二年》:"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后因以"卫鹤"为滥叨封爵之典。
  • 18、1.指晋卫玠。
  • 19、保护;维护:母亲紧紧地卫护着孩子,随时准备着反击来犯者。
  • 20、1.指天津杨柳青年画。因天津在明清时叫"天津卫",故称。
  • 21、1.西汉名将卫青和霍去病皆以武功着称,后世并称"卫霍"。
  • 22、1.古代九畿之一。
  • 23、1.军籍。
  • 24、1.晋卫玠和乐广的并称。

扈卫的相关查询

扈卫的意思解释、扈卫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