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ì zhàn  ]
  • 一ˋ ㄓㄢˋ
  • CGCG UHKG
  • 名词

驿站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古时专供传递文书者或来往官吏中途住宿、补给、换马的处所。

post;

引证解释

⒈  古时供传递文书、官员来往及运输等中途暂息、住宿的地方;旅店。

《水浒传·楔子》:“洪太尉 次日早朝,见了天子,奏説:‘ 天师 乘鹤驾云,先到京师,臣等驛站而来,纔得到此。’”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故 元太宗 言:‘我即位后,惟四善政:一、平定 金国 ;二、设立驛站;三、无水草处穿井立营;四、各处城池,设官镇守。’”
朱自清 《<忆>跋》:“曲曲折折的路旁,隐现着几多的驿站,是行客们休止的地方。”

国语辞典

⒈  古时为传递文书而设供人马休息的处所。

《清会典·卷六九六·兵部·邮政·驿禁一》:「如果骚扰驿站,经过地方官详报,该督抚据实奏闻,朕必将骚扰驿站之人治罪。」

驿站(yi zhan)同音词

  • 1、一沾[yì zhān ]

    1.谓一经登第。古人称受皇恩为沾恩,登第亦为"受恩",故云。

  • 2、一拃[yì zhǎn ]

    1.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长约五寸)为"一拃"。

  • 3、一盏[yì zhǎn ]

    1.犹言一杯。 2.特指一杯酒。 3.表数量。用于称单个的灯火。

  • 4、乙旃[yǐ zhān ]

    1.复姓。北魏有乙旃眷。见《魏书.官氏志》﹑《晋书.姚泓载记》。

  • 5、蚁盏[yǐ zhǎn ]

    1.小酒杯。

  • 6、疑战[yí zhàn ]

    1.突然袭击﹐不宣而战。

  • 7、遗占[yí zhàn ]

    1.遗书;遗言。

  • 8、义战[yì zhàn ]

    1.正义的战争。

  • 9、呓谵[yì zhān ]

    1.同"呓语"。

驿站词语接龙

  • 1、1.驿站的役夫。
  • 2、1.特指警戒人员在岗位上站立执行职务。 2.泛指履行职务。
  • 3、1.旧指长官出行时﹐属员或仆役等排列两侧侍侯。
  • 4、1. 负责汽车站、火车站、航空站等的管理工作的人。
  • 5、1. 一种曲艺表演形式。又称主唱。演员站着说唱,如大鼓、道情。表演者多自击鼓、板等打击乐器,另有人以弹拨、拉弦乐器伴奏。
  • 6、1.蒙古语的音译。元代驿站。
  • 7、1.旧称在航程有驿站递次接待的官船。
  • 8、1.排成队形站着。2.与…保持一致。如:他分不清是非,站队站错了。
  • 9、1.元代服役于站赤之户称站户。属通政院与中书兵部﹐并置驿令﹑提领等官管辖﹐不与民户相混﹐如有缺﹐由民户签补。每一提领所领站户﹐多则二三千﹐少则五百至七百。
  • 10、1.立﹐久立。
  • 11、1.受立枷酷刑。 2.即立枷。
  • 12、1.(剧院﹑火车站等)出售的没有座位只能站的票。
  • 13、1. [方]∶在哨位上执行警戒任务。如:班长带头,大家轮流站哨。
  • 14、1.即月台。车站内高于路面的平台。供上下乘客及装卸货物。参见"月台"。
  • 15、1.旧时衙门开审时﹐差役排列在公堂上以应差。
  • 16、1. 在船舶设计制造中用于计算(如排水量)的船舶首尾垂线之间的十条或十条以上的分划线。
  • 17、线1.铁路车站内的轨道线路,列车在此处停下以便旅客上下和行李装卸,有别于列车通过用的直通线路。2.铁路货车装车用的车站股道。
  • 18、1.久立而不行走。
  • 19、驿1.元代驿站。
  • 20、1.中止行进而站立。 2.立稳。 3.成立;确立。 4.指地位稳固。 5.方言。谓附着而不脱落。
  • 21、柜台1.指营业员在商品柜台内侧卖货。
  • 22、人洋1.也称杖洋。英国铸造的一种银元的俗称。该币币面图案为一手持叉杖的不列颠女神站像﹐并有汉﹑英和马来文"一圆"字样。大小及分量与墨西哥鹰洋相仿。1895年起在孟买﹑加尔各答等地铸造﹐由上海﹑香港﹑新加坡﹑槟榔屿等地的英国银行发行。
  • 23、台票1.即月台票。持此票者﹐可进入火车站至月台接送乘客﹐但不可乘车。参见"月台票"。
  • 24、不住脚比喻观点等经不起推敲与反驳。

驿站的相关查询

驿站的意思解释、驿站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