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iān pào  ]
  • ㄅ一ㄢ ㄆㄠˋ
  • EP OQN

边炮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即鞭炮。

引证解释

⒈  即鞭炮。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江苏·武进岁时记》:“﹝正月﹞初五日,俗谓之五路财神生日,各商店开市,边炮之声,终夜不绝。”
叶圣陶 《寒假的一天》:“一会儿又听得吉利吉刮,仿佛燃放边炮。”

边炮(bian pao)同音词

  • 1、鞭炮[biān pào ]

    ①大小爆竹的统称。 ②专指成串的小爆竹。

边炮词语接龙

  • 1、1. 负责一门或几门炮的下级军官。
  • 2、1.用以演习发炮的广场。
  • 3、1.有车轮的炮架子。
  • 4、1.方言。爆竹。
  • 5、1.亦作"炮船"。 2.装有火炮的兵船。
  • 6、火炮射击用的弹药。由弹丸和发射装药组成。主要可分为用以直接毁伤目标的主用弹,如爆破弹、穿甲弹、榴霰弹、破甲弹、燃烧弹等;利用特殊效应达到特定目的的特种弹,如照明弹、曳光弹等;用于训练、试验的辅助弹。
  • 7、1.亦作"礟墩"。 2.用沙袋和小船构成的简易炮台。
  • 8、1.烧烤。
  • 9、竿1.即爆竹,古代用以御敌。
  • 10、1.见"炮烙"。
  • 11、比喻在非正义战争中丧命的士兵:被抓去当壮丁,充炮灰。
  • 12、1.枪炮。 2.指战场上发射的炮弹与炮弹爆炸后发出的火焰。
  • 13、1.用炮火轰击。
  • 14、1.古代烧柴祭天的仪式。
  • 15、1.亦作"炮架"。 2.支炮的架子。
  • 16、1.烧烤。泛指烹制食品。 2.炮制煎熬。
  • 17、1.以火炮为主要装备的轻型军舰。主要用来保护沿海地区和近海交通线,轰击敌人海岸目标,掩护部队登陆等。
  • 18、1.亦作"炮局"。 2.旧称制造枪炮的工厂或储藏枪炮的场所。
  • 19、1. 大炮的射出口。
  • 20、1.亦作"炮格"。 2.相传是殷纣王所用的一种酷刑。 3.指用烧红的铁烙人的刑罚。 4.用以比喻难以忍受的痛苦。 5.古代烤肉用的铜格。
  • 21、①也作“炮格”。相传是纣王所用的一种酷刑。用炭烧热铜柱,令受刑者爬行其上,人堕入火炭中被烧死。 ②用烧红的铁烙人的刑罚: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 ③古代烤肉用的铜格。
  • 22、1.亦作"炮雷"。 2.巨大的炮声。
  • 23、1.亦作"炮垒"。 2.即炮台。 3.借指炮弹。
  • 24、1.亦作"礟帘"。 2.护炮的栅栏。

边炮的相关查询

边炮的意思解释、边炮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