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iānɡ ɡuàn  ]
  • ㄖㄤˇ ㄍㄨㄢ
  • XYKE PFQF

纕冠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丧冠。

引证解释

⒈  丧冠。

明 沉德符 《敝帚轩剩语·王上舍刻木》:“至丙申年, 孝安皇太后 升遐, 王(王彝则 )亦製纕冠麻苴,被之木人,牵以哀临。”

纕冠(xiang guan)同音词

  • 1、详观[xiánɡ ɡuān ]

    1.详细观赏﹔详细观览。

  • 2、详贯[xiánɡ ɡuàn ]

    1.精审而贯通。

  • 3、相关[xiānɡ ɡuān ]

    1.彼此关连;互相牵涉。 2.互相关心。

  • 4、相观[xiānɡ ɡuān ]

    1.观察。《诗.大雅.公刘》:"相其阴阳,观其流泉。"

  • 5、乡关[xiānɡ ɡuān ]

    1.同"乡关"。

  • 6、乡官[xiānɡ ɡuān ]

    1.古代乡中官吏办公的馆舍。官,"馆"的古字。 2.一乡所属官吏的总称。历代异制异名。如周之乡大夫﹑乡师﹑党正﹑族师﹑闾胥﹑比长;汉之三老﹑有秩﹑啬夫﹑游僥。隋唐以后多为无俸役职,如唐之里正﹑坊正;宋之衙前﹑耆长﹑壮丁﹑散从﹑承符﹑弓手。太平天国时期更大兴乡官,如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平时管理乡政,战时则为军官。

  • 7、乡贯[xiānɡ ɡuàn ]

    1.籍贯。

  • 8、香官[xiānɡ ɡuān ]

    1.奉命往神庙进香的官员。 2.朝山进香的人。

  • 9、象管[xiànɡ ɡuǎn ]

    1.象牙制的笔管。亦指珍贵的毛笔。 2.指笛。

  • 10、厢官[xiānɡ ɡuān ]

    1.官名。宋自大中祥符以后,将京城外划分为若干厢,特置厢官,归京府统领,受理居民争斗诉讼之事,凡情节较轻者,可以直接判决。南宋沿以为例,在临安也设厢官。

纕冠词语接龙

  • 1、1.戴帽的狗。比喻不知礼义的人。
  • 2、1.盖过前人或前代。
  • 3、1.谓帽子被东西钩去。
  • 4、1.见"冠婚"。
  • 5、1.亦作"冠昏"。 2.指冠礼与婚礼,《礼记》各有专篇记述。亦指其篇名。 3.谓行加冠﹑结婚礼。
  • 6、1.戴公鸡形状的帽,表示好勇。
  • 7、1.谓写序言。
  • 8、1.即鹳雀。
  • 9、1.超出众人。
  • 10、1.古代公侯礼帽的帽穗緌,帽带的下垂部分。
  • 11、1.指官吏的全套礼服。 2.指穿着官服。 3.指官宦士绅。 4.指官职。 5.指文明﹑礼仪制度。
  • 12、1.比喻仕宦。 2.戴帽束带。
  • 13、1.以三石为足而矗立于地的大石。古人认为是将有天子兴于民间的一种祥瑞。 2.山名。今名聪山,在山东省费县西北。
  • 14、1.盖过时人,为当代第一。
  • 15、1.已行冠礼的成年之士。
  • 16、1.谓超人出众,天下一流。
  • 17、1.指冠礼。
  • 18、1. 古典建筑中一种顶部线脚。
  • 19、1.首位。 2.加在前头。
  • 20、1.泛指官吏的服饰制度。冠,礼帽;绶,印绶。
  • 21、1.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因称二十岁为冠岁。
  • 22、1.冠冕。
  • 23、1.头戴霞冠。意谓成仙。
  • 24、1.在书前加序言。

纕冠的相关查询

纕冠的意思解释、纕冠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