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ù sāi  ]
  • ㄆㄨˋ ㄙㄞ
  • JJA QGL

曝鳃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曝腮”。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曝腮”。

《后汉书·郡国志五》“﹝ 交趾郡 ﹞ 封谿 建武 十九年置” 刘昭 注引 晋 刘欣期 《交州记》:“有隄防 龙门,水深百寻,大鱼登此门化成龙,不得过,曝鳃点额,血流此水,恆如丹池。”
后以喻挫折、困顿。 《南齐书·王僧虔传》:“经涉五朔,踰歷四晦,书牘十二,接覲六七,遂不荷润,反更曝鳃。”
唐 骆宾王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诗:“入穽方摇尾,迷津正曝腮。”
唐 高适 《酬裴员外以诗代书》诗:“一夕 瀍 洛 空,生灵悲曝腮。”
元 方回 《寄题赵高士委顺山房》诗:“红尘回首即 蓬莱,辛苦 龙门 枉曝鳃。”

曝鳃(pu sai)同音词

  • 1、蒲塞[pú sāi ]

    1.见"蒲簺"。

  • 2、蒲簺[pú sài ]

    1.亦作"蒲塞"。 2.蒲,樗蒲。樗蒲和簺是古代的两种博戏。亦泛指博戏;赌博。

  • 3、朴僿[pǔ sài ]

    1.朴陋而浅薄。 2.谓朴实。

  • 4、曝腮[pù sāi ]

    1.见"曝鳃"。

曝鳃词语接龙

  • 1、1.水藻之一种。水蕰的俗称。形如鱼鳃,故称。又名牛尾蕰。
  • 2、1.鱼鳃外部的皮褶。有些鱼类可据鳃盖推算鱼龄。
  • 3、1.指鱼鳃的鳃丝。为鱼类呼吸空气的孔道,故名。
  • 4、脊索动物咽两侧许多成对排列的裂孔。鳃裂是呼吸时水流的通路。水中生活的低等脊索动物(如鱼),终生都保留鳃裂。陆上生活的脊索动物(如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只在胚胎时期出现鳃裂。
  • 5、1.恐惧貌。
  • 6、塞关1.边境上的关隘。
  • 7、塞管1.塞外胡乐器。以芦以首,竹为管,声悲切。
  • 8、塞规1. 一种量具,做成圆柱形状,用来检查孔的直径。
  • 9、塞嘿1.塞默。
  • 10、塞鸿1.塞外的鸿雁。塞鸿秋季南来,春季北去,故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家乡的亲人的怀念。 2.相传汉苏武被拘于匈奴,曾借鸿雁传书;后又有唐王仙客苍头塞鸿传情的故事,因常以"塞鸿"指代信使。
  • 11、塞话1.顶撞人的话。
  • 12、塞笳1.塞外的胡笳。
  • 13、塞角1.塞外所吹的号角。
  • 14、塞徼1.障塞,要塞。
  • 15、塞诘1.回答问题。
  • 16、塞咎1.抵补罪过。
  • 17、塞具1.古代酬神祭祀的用具。
  • 18、塞絶1.堵塞断绝。
  • 19、塞口1.犹塞门。
  • 20、塞陋1.闭塞鄙陋。
  • 21、塞芦1.席箕草的别名。可供编织用具。
  • 22、塞虏1.指塞外之敌。
  • 23、塞路1.充塞道路。言其多。
  • 24、塞马1.塞上的马。 2.喻世事多变,得失无常,吉凶莫测。亦用以表示超然于得失祸福之外。

曝鳃的相关查询

曝鳃的意思解释、曝鳃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