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ǔ duó  ]
  • ㄩˇ ㄉㄨㄛˊ
  • GN DF

与夺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赐予和剥夺。

grant and deprive;

⒉  奖励和惩罚。

award and punish;

引证解释

⒈  赐予和剥夺;奖励和惩罚。

《左传·成公八年》:“七年之中,一与一夺,二三孰甚焉!”
《荀子·王制》:“贵贱杀生与夺,一也。”
《后汉书·符融传》:“三公所辟召者,輒以询访之,随所臧否,以为与夺。”
唐 韩愈 《孟东野失子》诗:“失子将何尤,吾将上尤天。女实主下人,与夺一何偏。”

⒉  决定;裁决。

《三国志·魏志·明元郭皇后传》:“值三主幼弱,宰辅统政,与夺大事,皆先咨启於太后而后施行。”
《旧唐书·裴漼传》:“琰之 命书吏数人,连纸进笔,斯须剖断并毕,文翰俱美,且尽与夺之理。”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二年》:“课吏民射,有过失,射中则释其罪;有辞某事,輒因中否而与夺之。”

⒊  取舍。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附会》:“谓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
唐 白居易 《论考试进士事宜状》:“虽诗赋之间,皆有瑕病,在与夺之际,或可矜量。”
宋 王安石 《议服》:“礼之所与夺,刑之所生杀,皆於此乎权之。”

⒋  得失。

《魏书·甄琛传》:“臣子所求,便为议上,都不復斟酌与夺,商量是非。”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与夺不汩其神者,至粹者也。”
宋 范仲淹 《答安抚王内翰书》:“尚有议论与夺,或失此机会卒无休兵之期,如更有沮败则用何道?”
明 高启 《北郭秋夜喜徐卿远来兼南游》诗:“与夺得丧未足较,惟有一贫聊復尔。”

⒌  褒贬。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立义选言,宜依经以树则;劝戒与夺,必附圣以居宗。”
唐 刘知几 《史通·称谓》:“爱憎出於方寸,与夺由其笔端。”

与夺(yu duo)同音词

  • 1、予夺[yǔ duó ]

    赐予和剥夺:予夺生杀|予夺也,险易也,利害也,开闭也,杀生也,谓之决塞。

  • 2、予夺[yǔ duó ]

    1.赐予和剥夺。 2.引申为赏罚。 3.裁决,裁夺。 4.褒贬。

  • 3、雨堕[yǔ duò ]

    1.形容人性情急暴﹐喜怒无常。

  • 4、愚墯[yú duò ]

    1.愚笨而懒惰。亦指愚笨懒惰的人。

  • 5、窳惰[yǔ duò ]

    1.亦作"窳墯"。 2.懒惰。

  • 6、窳墯[yǔ duò ]

    1.见"窳惰"。

  • 7、渔夺[yú duó ]

    侵夺;掠取:渔夺百姓。

与夺词语接龙

  • 1、①用武力强取:~敌人的阵地。 ②努力争取:~新的胜利ㄧ~农业丰收。
  • 2、1.置…于死地。如:鼠疫夺去了数以千计的生命。2.被抢走。
  • 3、夺取权力(多指夺取政权)。
  • 4、1.亦作"夺却"。 2.夺去;占去。
  • 5、1.抢夺。
  • 6、1.犹损人。 2.犹动人。
  • 7、1. 使人神情恍惚。
  • 8、1.见"夺嫡"。
  • 9、1.剥夺。
  • 10、1.见"夺胎换骨"。
  • 11、1.抄刊古书而形成的文字脱漏或讹误。
  • 12、1.《后汉书.儒林传上.戴凭》:"正旦朝贺﹐百僚毕会﹐帝令群臣能说经者更相难诘﹐义有不通﹐辄夺其席﹐以益通者。凭遂重坐五十余席。故京师为之语曰:'解经不穷戴侍中。'"后因谓成就超过他人为"夺席"。
  • 13、1.夺袍。喻在诗文竞赛中获胜。
  • 14、1.夺此移彼;转移。 2.动摇改变。
  • 15、1.夺去官印﹐谓将付予臣下的权力收回。 2.谓在竞争中获得代表某种权力的官印。
  • 16、1.削职;免职。
  • 17、被迫改变本意或志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18、1.犹言夺回。
  • 19、1.《汉书.梅福传》:"诸侯夺宗﹐圣庶夺适。"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夺宗﹐始封之君尊为诸侯﹐则夺其旧为宗子之事也。"后称夺取嫡长子地位为"夺宗"。
  • 20、1.用强力拿走。如:他们试图夺走那个盘子。2.索取,尤指结果,取去[某物]。如:这场瘟疫夺走了成千人的生命。
  • 21、1.犹夺服。
  • 22、①夺取锦标,特指夺取冠军:这场大赛中数她~呼声最高。 ②承包人或买主所投的标在投标竞争中中(zhòng)标:这家公司在同其他八家厂商的竞争中~。
  • 23、1.失去权力。
  • 24、1.失去光彩。

与夺的相关查询

与夺的意思解释、与夺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