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ā yù wánɡ  ]
  • ㄚ ㄩˋ ㄨㄤˊ
  • BS YCE GGG

阿育王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梵语。或译作阿输迦。意为无忧王。为古印度名王旃陀罗笈多之孙,宾头沙罗之子,初奉婆罗门教,后皈依佛教,崇佛教为国教。颁布许多以佛教治国的敕令,刻在山岩或石柱上,并派人到国外传教,对以后佛教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引证解释

⒈  梵语。或译作 阿输迦。意为 无忧王。为古 印度 名王 旃陀罗笈多 之孙, 宾头沙罗 之子,初奉婆罗门教,后皈依佛教,崇佛教为国教。颁布许多以佛教治国的敕令,刻在山岩或石柱上,并派人到国外传教,对以后佛教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阿育王 坏七塔,作八万四千塔,最初作大塔,在城南二里餘…… 阿育王 于此作 泥梨城。”
范文澜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公元前三世纪中,有 阿育王 信奉佛教,供养僧徒。”

国语辞典

⒈  印度古代国王。梵语Aśoka,意译无忧。为古印度名王旃陀罗笈多之孙。西元前二百七十三年即位,在位期间,几乎统一全印度,后归依佛教,并大力推行佛教,广立碑敕传说阿育王在华氏城举行第三次佛典结集,并派人到国外传法,对后来佛教发展影响极大。

英语翻译

Ashoka (304-232 BC)​, Indian emperor of the Maurya Dynasty 孔雀王朝[Kong3 que4 Wang2 chao2], ruled 273-232 BC

德语翻译

Ashoka

法语翻译

Ashoka (Eig, Pers, 304 - 232 v.Chr.)​

阿育王(a yu wang)同音词

  • 1、阿育王[ā yù wánɡ ]

    又译“无忧王”。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在位时,对南印度发动征服战争,基本统一整个印度。后将佛教立为国教,建立很多佛寺、佛塔,对佛教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阿育王词语接龙

  • 1、1.古代六弓之一,为最强劲的弓。
  • 2、1.天子与诸侯。 2.被封为王爵和公爵者。亦泛指达官贵人。 3.犹王事。指文王的功业。公,通"功"。 4.清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六等封爵的统称。
  • 3、1.辅佐人君成就王业的功绩。 2.君王的功业。
  • 4、1.天子的宫殿。 2.指朝廷。 3.周时指祭太阳神的坛。
  • 5、1.君王的身体。
  • 6、1.指古代少数民族按时向天子朝贡。北狄嗣君继位始一朝见曰王:南夷六年一朝见曰贡。 2.汉王吉与贡禹的并称。
  • 7、1.古称祖父的姐妹。
  • 8、1.植物名。一名土瓜。葫芦科多年生攀援草本。叶互生,多毛茸。夏季开花,瓣缘细裂成丝状。果椭圆,熟时呈红色。《礼记.月令》:"﹝孟夏之月﹞王瓜生,苦菜秀。"郑玄注:"王瓜,萆挈也。"《逸周书.时训》:"王瓜不生,困于百姓。"朱右曾校释:"王瓜,一名土瓜,四月生苗,延蔓,五月开黄花,子如弹丸,生青熟赤。"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王瓜》:"土瓜,其根作土气,其实似瓜也。或云根味如瓜,故名土瓜。王字不知何义。瓜似雹子,熟则色赤,鸦喜食之,故俗名赤雹﹑老鸦瓜。一叶之下一须,故俚人呼为公公须。"一说即栝楼。 2.
  • 9、1.王朝的官员。 2.指藩王府里的属官。
  • 10、1.古代帝王所戴之冠。 2.指诸侯王所戴之冠。 3.喻国家主权。
  • 11、1.王朝的秩序,制度。
  • 12、①以国王为国家元首的君主国。当代的王国多为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丹麦、荷兰、瑞典等王国。 ②借喻相对独立的一定的领域或范畴:自由王国|在解析数论的王国里,探索隐微。
  • 13、1.帝王的名号,称号。
  • 14、1.晋王恺与何曾的并称。二人皆以奢侈名世。 2.三国魏王弼与何晏的并称。
  • 15、1.天子勃然震怒貌。语本《诗·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郑玄笺:"文王赫然与其群臣尽怒。"
  • 16、1.谓天子与诸侯。后多指王爵与侯爵,或泛指显贵者。
  • 17、1.君王。 2.天子的嫡妻。亦称"皇后"。
  • 18、1.天子的教化。
  • 19、1.大蛇。
  • 20、1.旧时诸侯﹑四夷或藩属朝贡天子的聚会。语本《逸周书.王会》:"成周孚|,墠上张赤帟阴羽。"孔晁注:"王城既成,大会诸侯四夷也。"
  • 21、1.植物名。即地肤,也称王帚﹑落帚。
  • 22、1.朝廷的政事。
  • 23、1.亦作"王迹"。 2.帝王之功业。
  • 24、1.指周朝天子的女儿。周,姬姓,故称王姬。《诗.召南.何彼襛矣序》:"何彼襛矣,美王姬也。"陆德明释文:"王姬,武王女,姬,周姓也。"后世亦以称帝王或诸侯之女。

阿育王的相关查询

阿育王的意思解释、阿育王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