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iàn jú  ]
  • ㄅ一ㄢˋ ㄐㄨˊ
  • YOC SCNK

变橘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周礼·考工记序》:“橘逾淮而北为枳……地气然也”。后因以“变橘”比喻因环境不同而引起变化。

引证解释

⒈  按,作者系 越州 山阴 人,北游入 隋,后归 唐,故有是言。按,作者系 越州 山阴 人,北游入 隋,后归 唐,故有是言。

《周礼·考工记序》:“橘踰 淮 而北为枳……地气然也”
。后因以“变橘”比喻因环境不同而引起变化。 唐 孔绍安 《伤顾学士》诗:“游人行变橘,逝者遽焚芝。”

变橘(bian ju)同音词

  • 1、辩据[biàn jù ]

    1.辩论的依据。

  • 2、变局[biàn jú ]

    变动的局势;非常的局面:采取紧急措施以应付~。

  • 3、徧举[biàn jǔ ]

    1.全面概括;全部列举。

  • 4、辨具[biàn jù ]

    1.谓置办饭食。

  • 5、编剧[biān jù ]

    戏剧、电影等的剧本作者。

  • 6、箯筥[biān jǔ ]

    1.竹编成的盛饭器具。

  • 7、边局[biān jú ]

    1.边疆局势。

  • 8、边剧[biān jù ]

    1.犹边遽。

  • 9、边遽[biān jù ]

    1.指边境警报。遽,驿车。古时以边地的驿车传递警报,故称。

  • 10、褊局[biǎn jú ]

    1.狭窄局促。

变橘词语接龙

  • 1、1.以橘子加蜜糖制成的饼。
  • 2、1. [方]∶橘;橘子。
  • 3、1.汉代所置官名,主贡御橘。
  • 4、1.橘子的核。可入药。
  • 5、①中医指柑橘类干燥的外果皮,可入药。 ②像红色橘子皮那样的颜色。
  • 6、比黄色略深像橘子皮的颜色。
  • 7、1.种橘的果农户。
  • 8、1.即橘官。
  • 9、1.相传苏仙公修仙得道仙去之前对母亲说:"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檐边橘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来年果有疾疫,远近悉求其母治疗。皆以得井水及橘叶而治愈。见晋葛洪《神仙传·苏仙公》。后因以"橘井"为良药之典。
  • 10、1.用橘子作原料酿成的酒。
  • 11、1.橘树的果实。
  • 12、1.古蜀名园。 2.橘树林。
  • 13、1.橘子汁。
  • 14、橘皮和橘瓣中间的网络形的纤维。中医入药。
  • 15、1.《三国志.吴志.孙休传》"丹阳太守李衡"裴松之注引《襄阳记》:"衡每欲治家,妻辄不听,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死,敕儿曰:'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后遂以"橘奴"为橘树或橘子的别称。
  • 16、1.橘子的皮。可入药。
  • 17、1.橘洲。 2.传说中柳毅为龙女传书的地方。后因以指男女定情之地。
  • 18、1.终南山的别称。
  • 19、1.橘子。
  • 20、1. 树名。果实为橘子。如:洞庭之阴,有大橘树焉。——唐·李朝威《柳毅传》。
  • 21、《楚辞·九章》篇名。战国楚人屈原作。篇中通过对生于南国的橘的颂扬,表达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志愿,是一篇托物自喻之作。全篇都用三言和四言句,与《九章》其他各篇句式不同,为作者的早年作品。
  • 22、1.指僮仆。
  • 23、1.以橘皮等制成的药丸。橘皮性温,可止咳化痰。
  • 24、1.指橘树的习性。

变橘的相关查询

变橘的意思解释、变橘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