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iàn nú jiāo  ]
  • ㄋ一ㄢˋ ㄋㄨˊ ㄐ一ㄠ
  • WYNN VCY VTDJ

念奴娇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词牌名。因唐代天宝时期著名歌女念奴而得名。双调,一百字,押仄声韵,也有押平声韵的。

⒉  曲牌名。南北曲都有。属大石调。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相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在套曲中。

引证解释

⒈  词牌名。其调高亢。 唐 天宝 妓女 念奴 “善歌唱……声出於朝霞之上,虽鐘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见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眼色媚人》。“念奴娇”之名盖本于此。 宋 张辑 《念奴娇》词,有“柳花 淮 甸春冷”句,故又名《淮甸春》。 《念奴娇》有平韵、仄韵两体,常见的为仄韵。

清 万树 《词律》卷十六:“《念奴娇》,一百字,又名‘百字令’、‘百字謡’、‘酹江月’、‘大江东去’、‘大江西上曲’、‘壶中天’、‘无俗念’,‘淮甸春’、‘湘月’。”
按:宋 苏轼 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其首句为“大江 东去”,末句为“一尊还酹 江 月”,故又名《大江东去》或《酹江月》。 宋 戴复古 《念奴娇》词,其首句为“大江 西上”,故又名《大江西上曲》。 宋 曾觌 《壶中天慢》词,调与《念奴娇》同,故又名《壶中天》。 宋 姜夔 《湘月》词,自注:“即《念奴娇》之鬲指声也。”

⒉  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属大石调,字数与词牌前半阕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于套曲中。另北曲大石调有《百字令》,别名《念奴娇》,与词牌全阕同,用为小令。参阅 清 王奕清 《曲谱》卷一、卷六。

念奴娇(nian nu jiao)同音词

  • 1、念奴娇[niàn nú jiāo ]

    词篇名。北宋苏轼作。题为“赤壁怀古”。写于作者被贬黄州(今属湖北)时,到赤壁吊古,缅怀三国英雄业绩,并流露出对自己功业未成的感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等名句,尤为后人传诵。是作者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念奴娇词语接龙

  • 1、1.美貌的少女。
  • 2、1.宠爱。 2.谓娇媚可爱。
  • 3、1.娇懒倨傲。
  • 4、1.妩媚可爱的目光。
  • 5、1.见"娇姹"。
  • 6、1.亦作"娇奼"。 2.娇媚,艳丽。
  • 7、1.指女子的鬓发。
  • 8、1.佯装生气的娇态。
  • 9、1.天真可爱而不解事。 2.谓撒娇装傻。
  • 10、娇惯宠爱:对孩子不能过于~。
  • 11、1.嫩脆。 2.谓声音柔美清越。
  • 12、1. 多指植物青翠且婀娜多姿。如:细雨中的小草愈加娇翠。
  • 13、1.亦作"娇妒"。 2.娇,通"骄"。谓女子骄傲任性而嫉妒。 3.娇,通"骄"。娇嗔貌。
  • 14、1.谓娇气懒散。 2.犹困倦。
  • 15、1.美人;美貌的少女。 2.即娇娥。蛾眉。
  • 16、1.蛾眉。
  • 17、心爱的儿子。也泛指心爱的幼小儿女。
  • 18、1.骄妇。谓骄横之妻。娇,通"骄"。
  • 19、宠爱纵容(多指对幼年儿女):别把孩子~坏了。
  • 20、①看得贵重,过度爱护:这点雨还怕,身子就太~啦! ②(物品)贵重而容易损坏:仪表~,要小心轻放。
  • 21、天真可爱而不懂事的样子:娇憨情态,惹人喜爱。
  • 22、1.轻寒;微寒。
  • 23、1.艳丽;娇美。
  • 24、1.嫩红;鲜艳的红色。 2.指花。

念奴娇的相关查询

念奴娇的意思解释、念奴娇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