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uě ǒu  ]
  • ㄩㄝˇ ㄡˇ
  • KMQ KARY

哕呕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呕吐。

引证解释

⒈  呕吐。

《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清胃理脾汤》“清胃理脾治湿热,伤食平胃酌三黄”注:“伤食,谓伤食病癥,如痞胀、噦呕、不食、吞酸、恶心、噫气之类。”

哕呕(yue ou)同音词

  • 1、越瓯[yuè ōu ]

    1.指越窑所产的茶瓯。

  • 2、粤讴[yuè ōu ]

    1.曲艺曲种。流行于广东粤语地区。相传为清嘉庆年间粤人冯询﹑招子庸在南音基础上发展而成。唱词基本上为七字句,分起式﹑正文﹑结式三部分。多为徒歌,也可加用琵琶﹑洞箫﹑扬琴伴奏。

哕呕词语接龙

  • 1、1.唱歌。呕,通"讴"。
  • 2、1.象声词。小儿语声。 2.象声词。鸟鸣声。
  • 3、1.《西京杂记》卷二:"雄(扬雄)着《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顷而灭。"后因以"呕凤"指此事。
  • 4、1.见"呕符"。
  • 5、1.犹抚爱。呕,通"煦"。
  • 6、1.谓抚养培育。
  • 7、1.象声词。燕雀鸣叫声。
  • 8、1.象声词。野兽嗥叫声。
  • 9、1.呕吐。 2.形容痛苦的情状。
  • 10、1.平素患有恶心﹑呕吐的病人。
  • 11、1.象声词。幼儿语声。
  • 12、1.气逆而产生呕吐的感觉。
  • 13、1.抚爱而使温暖。呕,通"煦"。
  • 14、1.温和的样子。
  • 15、1.闷气。 2.谓生闷气。 3.赌气;闹别扭。
  • 16、1.谓恶心而吐出胃中容物。
  • 17、1.象声词。歌声。
  • 18、1.吐泻。
  • 19、1.唐李商隐《李贺小传》:"﹝李贺﹞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輒曰:'是儿要当呕出心始已耳。'"后即以"呕心"形容构思诗文时的劳心苦虑。 2.犹恶心。
  • 20、1.同"呕喣"。
  • 21、1.生养抚育。呕,通"煦"。
  • 22、1.温和亲切的样子。
  • 23、1.吐血。
  • 24、1.象声词。

哕呕的相关查询

哕呕的意思解释、哕呕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