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í tánɡ  ]
  • ㄉ一ˊ ㄊㄤˊ
  • VYU IPKF

嫡堂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同祖不同父的兄弟、姐妹。

嫡堂兄弟。

(cousins) of the same grandfather by the direct line;

引证解释

⒈  指同祖不同父的亲属。以别于“从堂”。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我走到外面,见是我的一位嫡堂伯父。”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三:“他是你的嫡堂阿叔嘛,当然好罗。”
巴金 《探索集·探索》:“我同胞兄弟五人,连嫡堂弟兄一共二十三个。”

国语辞典

⒈  同祖之亲称为「堂」。嫡堂指同祖不同父的亲属。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我走到外面,见是我的一位嫡堂伯父。」

如:「嫡堂兄弟」。

嫡堂(di tang)同音词

  • 1、帝唐[dì tánɡ ]

    1.指唐尧。

  • 2、堤唐[dī tánɡ ]

    1.高出地面的中庭甬道。

  • 3、堤塘[dī tánɡ ]

    1.堤岸。

  • 4、抵搪[dǐ tánɡ ]

    1.抵当,抵充。 2.抵挡。

  • 5、棣棠[dì tánɡ ]

    1.蔷薇科。落叶灌木。叶长椭圆状卵形,边缘有重锯齿。暮春开花,金黄色,单生于短枝顶端。栽培供观赏。 2.《诗.小雅》有《常棣》篇,《诗序》谓为召公宴兄弟所作。常棣,亦作"棠棣",又作"棣棠"。因以"棣棠"喻兄弟。

嫡堂词语接龙

  • 1、1.厅堂上的题额。
  • 2、1.旧时戏曲班社术语。指张挂于剧场内的剧目广告。大都悬于两廊的梁柱上,标示本场演出的剧目次序,并预告下一场的节目。
  • 3、1.厅堂和台阶。亦指宫内。 2.指朝廷。
  • 4、1.厅堂上的题额。
  • 5、1.一种质地稀疏的布。
  • 6、簿1.方言。旧时妓院中的帐簿。
  • 7、1.于公堂参谒上司。
  • 8、1.唐时政事堂的公膳。
  • 9、1.显示公堂威风的呼喊之声。
  • 10、1.明清时县里的属员对知县的尊称。
  • 11、1.正屋。
  • 12、1.亦作"堂?"。 2.堂及四周的廊屋。亦泛指屋宇。 3.比喻作品的意境和规模。
  • 13、1.堂兄弟的儿子,即堂侄。
  • 14、1.复姓。春秋时吴夫?奔楚,楚昭王封于堂溪,为堂溪氏。见《左传.定公五年》。《汉书.儒林传.颜安乐》有堂溪惠。 2.剑名。参阅《广雅.释器》。
  • 15、1.戏曲剧种。流行于湖北巴东﹑五峰等地,多为群众业余演出。演皮黄戏剧目,也演部分民间小戏。
  • 16、1.宫殿﹑厅堂阶下。 2.殿堂下的人。借指侍从。 3.神名。
  • 17、1.正厅。序﹐堂东西两壁之墙。 2.指代家庭。
  • 18、1.代指母亲。
  • 19、1.宋时宰相选拔任命官吏叫堂选。
  • 20、1.堂中坐席。代指殿堂﹑厅事。
  • 21、1.厅堂上的题额。
  • 22、1.亦作"堂檐"。 2.厅堂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
  • 23、1.堂上之燕。《孔丛子.论势》:"燕雀处屋,子母相哺,煦煦焉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决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不知祸之将及己也。"后因以"燕雀处堂"为无远见而受害之典。
  • 24、1.母亲的叔伯姐妹。

嫡堂的相关查询

嫡堂的意思解释、嫡堂的拼音怎么读?